2022-08-23 15:4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了擴大競爭優勢,許多基金公司在提升產品流動性上頻頻出招,紛紛新增流動性服務商,力度遠超前兩年。
相比其他被動型產品,運營ETF產品需要在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等方面支出更多的成本。產品流動性越好,二級市場報價就越有效,投資者參與的成本就越低。因此,投資者在選擇ETF時,首先要看流動性這個指標
今年以來創新產品不斷涌現,但ETF這一賽道整體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一方面,碳中和、疫苗、中藥等創新型ETF產品如火如荼地發行;另一方面,結構性行情之下,ETF產品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據統計,目前有127只ETF基金規模小于5000萬元,淪為迷你基金,多只基金今年以來頻發清盤提示。
為了擴大競爭優勢,許多基金公司在提升產品流動性上頻頻出招,紛紛新增流動性服務商,力度遠超前兩年。
冰火兩重天
ETF已成為基金公司必爭之地,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根據方正證券研報,ETF產品數量在2014年首次突破100只,至2019年突破200只,目前已超過700只。
今年以來,ETF市場涌現了不少創新產品。7月4日,首批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同時開售。作為跟蹤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的產品,碳中和ETF聚焦“深度低碳”和“高碳減排”兩大方向。此外,醫藥行業相關ETF也在不斷細化。7月5日,醫藥生物細分領域首批疫苗ETF和中藥ETF齊齊獲批。7月11日,首批政金債ETF獲批。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獲批的政金債ETF屬于跨市場債券ETF,填補了行業空白。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基金公司還成立了指數研究部,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前瞻布局有價值的指數。“公司從專業分工的維度組建了專門的指數研究部。指數研究部不僅要研究指數,還要研究跟蹤國家的產業政策、指數投資策略模型以及相關產品和市場,了解投資者需求的變化。”易方達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稱。
在創新產品層出不窮的同時,行業兩極分化現象日趨嚴重。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上證50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中概互聯網ETF、證券ETF、科創50ETF等頭部ETF最新規模均超過300億元。此外,還有25只ETF規模超百億元。另一方面,市場上仍有127只ETF基金規模小于5000萬元,淪為迷你基金。
同質化產品被加速出清
伴隨各家基金公司的大力布局,ETF賽道競爭陷入白熱化,一些產品在逐漸喪失流動性的情況下,被迫清盤或處于清盤邊緣。
今年以來,包括易方達、南方、建信、平安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接連發布旗下ETF提示公告。
比如,建信基金8月18日發布公告稱,截至8月17日,建信中證細分有色金屬產業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
8月9日,嘉實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嘉實中關村A股ETF自8月17日起進入清算程序,該產品也于8月17 日開始停牌直至終止上市。
部分ETF規模縮水甚至遭遇清盤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芯片行業為例,目前已有國泰、廣發、華夏、鵬華、富國、匯添富和易方達等7家基金公司布局了相關ETF。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22日,發行時間較早的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泰CES半導體芯片ETF規模較大,分別達到190.7億元、130.95億元;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鵬華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規模超過10億元;其他芯片ETF的規模則不足10億元。
此外,相同賽道新舊ETF產品之間的更迭也在悄然上演。天弘基金7月7日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5日,天弘上海金ETF已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這也是該基金在今年1月和3月面臨清盤困境后,第三次發布提示公告。老產品在清盤邊緣苦苦掙扎的同時,新產品在不斷入場。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9只上海金ETF,其中大成上海金ETF和嘉實上海金ETF均于今年3月成立。
大力提升流動性
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成為每家基金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為旗下ETF增加了流動性服務商,力度遠超前兩年。據統計,今年以來逾百只權益類ETF新增了流動性服務商。
比如,7月以來,易方達、南方、廣發等8家基金公司旗下碳中和ETF陸續上市交易。為此,各大基金公司快速行動起來,其中南方、大成、工銀瑞信和招商4家基金公司為旗下品種增加了流動性服務商。南方中證上海環交所ETF在上市交易之前就未雨綢繆,宣布增加8家券商作為流動性服務商。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其他被動型產品,運營ETF產品需要在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等方面支出更多的成本。產品流動性越好,二級市場報價就越有效,投資者參與的成本就越低。因此,投資者在選擇ETF時,首先要看流動性這個指標。
“目前ETF競爭趨于白熱化,對于某類創新ETF,我們經常會看到多家基金公司同時獲批、同時發行、同時上市。這不僅需要比拼產品募集規模,而且需要比拼產品流動性、活躍度及投資者體驗等。”滬上某指數基金經理稱。
在某第三方分析人士看來,目前ETF基金同質化程度較高,分化比較嚴重。細分領域內,規模大、流動性好的ETF產品往往受到市場的青睞,而那些交易量較小的ETF,久而久之就會淪為迷你基金,最終難逃被清盤的命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