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09:07 | 來源:中國經營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幻核最近一次更新數據便是7月8日的郎世寧數字特展,之后陷入停滯狀態。
8月16日,騰訊方面宣布,旗下的NFT(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質化代幣”)交易軟件幻核正式停售數字藏品發行,同時宣稱所有通過其平臺購買過數字藏品的用戶可自行選擇繼續持有或發起退款申請。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幻核最近一次更新數據便是7月8日的郎世寧數字特展,之后陷入停滯狀態。
上線僅一年
在上述公告發出前,市場已有傳聞稱騰訊將裁撤幻核業務。
2021年8月2日,幻核正式上線APP,首撥商品為內地著名訪談節目《十三邀》的數碼藝術收藏品,限量300件。每件定價18元,上線不到1秒即售罄。
據統計,在運營一年的時間里,幻核APP共發售43款數字藏品。
在運營前期,幻核所發行的藏品幾乎都是秒光,但自今年6月開始,幻核上多款數字藏品售賣一改往日的盛況,售罄的情況不再,并且提前購的用戶也從5萬人降至3萬人。
不僅如此,除了訂購用戶減少、價格下跌,幻核發布的數字藏品也曾讓自己陷入輿論旋渦。
2022年5月30日,幻核發布了8款徐悲鴻數字墨馬藏品,每款藏品限量3620張,發行總量28960份,其中160份作為活動使用,剩余28800份公開發售。
但次日,幻核被指未獲授權發行徐悲鴻數字藏品。在此之后,幻核鮮有更新數字藏品。最近一次更新定格在7月8日限時發售的“郎世寧的中國印記:《枝從鳥棲》數字特展”數字藏品,共10份畫作。
就在沉寂了一個月后,騰訊公告表示,所有通過該平臺購買或領取過數字藏品的用戶,仍可通過“幻核APP—我的”頁面進行查詢、展示、下載、分享,藏品哈希值(可以理解為特定文件的身份證,由機器根據特定算法得出的一段唯一的數值)、詳情信息及體驗不受影響。所有通過該平臺購買過數字藏品的用戶,如希望退款,可將幻核APP更新至最新版本。通過“幻核APP—我的—申請退款”里的訂單記錄,發起退款申請。
對于幻核后期的運營情況,記者致電致函騰訊方面,截至發稿,暫未回復。
行業遇冷?
《數字藏品應用參考》顯示,截至2022年7月上旬,國內數字藏品平臺數量已超過700家。今年1月到4月,國內數字藏品的每日發行額從100萬元左右,迅速膨脹到了約1330萬元,規模增長超數十倍。陀螺研究院發布的《數字藏品應用發展報告》預測,我國數字藏品交易市場將在2~3年間達到500億到800億元。
幻核退出數字藏品市場,也令業內外一片嘩然,關于數字藏品的討論也更加激烈。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記者表示,作為一種技術和商業模式,數字藏品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對于目前很多應用場景來說,泡沫的成分更多一些。而這種現象與之前的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貨幣等新概念的炒作過程是類似的。不少人是沖著風口和概念的初期,進行盲目的投資。因此也出現很多數字藏品價格暴跌的現象。
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則認為,目前數字藏品市場雖然火爆,但魚龍混雜,投機炒作之風盛行,雖然眾多企業紛紛發聲進軍數字藏品市場,但似乎想明白了“怎么用、如何用”的寥寥無幾。另外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下數字藏品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還是空白,如果數字藏品行業領域不受監管,則有較大可能淪為資本洗錢、企業逃稅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這為投機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是不容忽視的一大弊端。
安光勇認為:“盡管數字藏品領域的相關法律制度尚不成熟,相關技術還沒有完善,而且也存在一些水分,對于大型企業來說,還是有必要對于未來的一些技術和商業模式進行提前布局。這更多的是從大型企業的戰略層面考慮的行為,是需要考慮到企業的產品portfolio(投資組合)做出的綜合判斷。”
與此同時,安光勇強調,對于新生事物,尤其是在其初期,混亂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從監管等角度來說,更重要的還是需要有一個包容的態度,讓新生事物具有生存和進步的空間。在合理的范圍內,依然需要更多的包容。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