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15:5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ST曙光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就相關爭議向法院申請的行為保全已獲法院裁定同意。這也意味著在由部分中小股東自行召集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及股東大會決議效力被法院最終認定前,...
矛盾爆發近一年,ST曙光(原曙光股份)與公司部分中小股東之間因關聯收購爭議及由此所引發的控制權之爭仍“懸而未決”。
7月31日晚間,ST曙光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就相關爭議向法院申請的行為保全已獲法院裁定同意。這也意味著在由部分中小股東自行召集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及股東大會決議效力被法院最終認定前,相關方并不能實施此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也不能依據該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采取進一步的動作。
“現在針對公司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效力的問題已升級,情況變得更為復雜。”對于法院裁定同意上市公司提出的行為保全申請,臨時股東大會召集股東方代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最高法以往判例,此次行為保全的主體資格等存在重大問題,我們已經啟動行為保全復議,也就是申請撤銷。”
爭議各方已提起多份訴訟
對于ST曙光部分股東自行召集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公司董事會、控股股東及召集股東在股東大會召集召開程序規范性、決議合法性等重大事項上意見存在不一致。為此,上交所在7月15日發函,要求相關方披露為解決爭議所提起的訴訟情況。相關回復公告顯示,截至目前,爭議各方已提起了多份相關訴訟。
ST曙光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經向丹東市振安區人民法院提起決議效力確認之訴,提請法院判決確認公司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無效,禁止會議召集股東實施股東大會決議、辦理相關工商變更登記等。但因疫情防控影響法院目前尚未正式受理。公司控股股東華泰汽車也已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就該次臨時股東大會提起股東大會決議撤銷之訴,法院已正式立案。
召集股東方面,記者注意到,華泰汽車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的公司決議撤銷之訴中,法院已通知并追加召集股東作為第三人參訴,召集股東已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此外,丹東市振安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了召集股東方深圳中能和賈木云以ST曙光作為被告而提起的確認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有效之訴。此前,召集股東賈木云等還通過網上立案平臺向丹東市振安區法院提交“公司證照返還之訴”和“董事會決議(決定進行關聯收購的董事會決議)無效之訴及董事侵權之訴”,目前相關立案資料尚在法院審核過程中。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爭議各方都已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就公司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決議效力問題,目前尚未有最終的審判結論。
最終結果須以生效判決為準
記者注意到,ST曙光以土地使用權為擔保,向丹東市市振安區人民法院提出的行為保全申請已獲得法院裁定文書。據ST曙光披露的公告,法院裁定禁止被申請人,即召集股東方實施2022年5月5日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禁止依據上述臨時股東大會決議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至本案終審裁判文書生效時止。
“為避免當事人利益受到損害,法院得依其申請對相關當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為采取保全的強制措施,是為行為保全制度的定義。”廣東圣馬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田勇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原告在提起訴訟時即申請行為保全,是因為申請人(原告)認為被申請人(被告)行為不利于或損害了公司利益,得申請法院予以制止或排除,人民法院依據申請人提供的初步證據予以一定審查而作出采納與否的裁定。在本案中,作為被申請人利益代表的中小股東,可以申請復議一次,但不影響保全裁定書的執行。
在田勇看來,在控股股東提起針對臨時股東大會的訴訟后,召集股東也提起了相應訴訟,頗有針對性。
“本案屬于公司決議糾紛案件,即涉案決議的效力最終由法院生效判決予以認定。在法院作出行為保全裁定時,涉案決議實施進程即按下了暫停鍵,一切要等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后再進行下一步行動。”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常該類決議經法院認定后有兩種結果,若決議效力最終被法院否定,則行為保全制度避免了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各類成本;若決議效力最終被法院肯定,則行為保全制度可能造成公司喪失一定的交易機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失。
楊兆全表示,ST曙光作為本案原告,提起公司決議效力確認之訴,法院同意其申請的行為保全意味著涉案決議效力待定,禁止相關方執行決議及依據決議內容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一切應等待決議效力之訴的生效判決作出后再執行。但是,行為保全僅是一種程序性制度,保證生效判決的執行,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的主張是否成立,仍應當經法院實際審理后作出的生效判決予以認定。
楊兆全同時也提示,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召集股東對保全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5日內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但復議期間不停止行為保全裁定的執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