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10:29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中證協相關規定,IPO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在發行價格確定的40日內,不得發布相關報告。上述案例已超過40日靜默期。...
保薦機構既保薦了股票,還參與包銷、跟投,接著唱多的研報也出來了。
近日,中信證券發布一篇關于“史上最貴新股”禾邁股份的研報。研報稱禾邁股份(625.100, 21.30, 3.53%)股價能到1000元。中信證券(24.580, 0.04, 0.16%)是禾邁股份的主承銷商,包銷3.63億元的棄購新股,還跟投了1.12億元。中國移動(63.070, -0.43, -0.68%)也與此類似,中信證券、中金公司(43.680, -0.12, -0.27%)既保薦,又包銷,最近也發布了看多研報。
根據中證協相關規定,IPO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在發行價格確定的40日內,不得發布相關報告。上述案例已超過40日靜默期。
不過,上述規定是針對擔任IPO的保薦機構或者主承銷商而言。但在保薦機構既有跟投又有包銷的情況下,靜默期是與此統一還是另有規定?多家研究所人士均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暫不清楚。
保薦跟投包銷唱多一條龍
近日,中信證券發布了題為《禾邁股份:微逆新星,潛力巨大》的研報。研報稱,禾邁股份深耕組件級電力電子領域,是全球領先的微型逆變器廠商,產品兼具成本、適用性、性能和可靠性優勢,性價比競爭力突出,并持續拓展銷售網絡和客戶群,業務高速增長。研報預計該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EPS)分別為4.93元、12.47元和22.50元,給予目標價1000元(對應2022年80倍PE),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據悉,中信證券是禾邁股份IPO的主承銷商,投入3.63億元包銷禾邁股份65萬股棄購股;此外,還通過子公司進行跟投,獲配金額為1.12億元。為此,中信證券在禾邁股份上累計投入4.75億元。
除了禾邁股份這只股票外,中信證券也看好中國移動的股價。
近日,中信證券發布研報《怎么看中國移動的α》。報告稱,中國移動是兼具科技與消費屬性的優質核心資產,5G時代增長邏輯重構,極具配置價值,分別給予中國移動A股和港股2022年1.3倍和1.0倍平均市凈率(PB),分別對應目標價75元和7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中金公司也發布研報《中國移動(600941.SH)/中國移動(0941.HK):CHBN多輪驅動,運營商龍頭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報告稱,首次覆蓋中國移動給予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81.00元。
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是中國移動的聯席保薦機構,也是主承銷商。兩家聯合其他承銷商,一共包銷超過7億元的中國移動被棄購新股。
此番唱多是否合規?
對于上述既保薦又包銷、跟投,還發布唱多研報的行為,部分市場投資者認為其中或有不合規之處。
對此,中國證券業協會2020年6月實施的《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中,有相關規定。執業規范第二十四條稱,經營機構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應當按照《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及《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指引》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信息隔離墻制度,并遵循靜默期安排。
擔任發行人股票首次公開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自確定并公告發行價格之日起40日內,不得發布與該發行人有關的證券研究報告。
禾邁股份定價公告日是去年12月9日,中信證券禾邁股份看多報告發布日期是2月8日,間隔2個月時間。中國移動定價公告日是去年12月21日,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報告發布時間均為2月8日,期間也間隔將近50天。
如果按照40日的靜默期算,研報發布是合規的。不過記者也注意到,上述規定是針對擔任IPO的保薦機構或者主承銷商而言。但在保薦機構既有跟投又有包銷的情況下,靜默期是與此統一還是另有規定?多家研究所人士均向記者表示,目前暫不清楚。
“不能太過于依賴研報”
也有研究所人士稱,承銷包含了包銷和代銷,因此對于包銷的股票,也應當遵守上述40日的靜默期規定。跟投的話,也仍然適用“自確定并公告發行價格之日起40日之內不得發布有關的證券研究報告”的規定。
“但是對券商或其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達1%以上的上市公司,券商如果發布該上市公司研報,需要在研報中特別注明持股達1%以上。”有研究所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個規定與靜默期無關。
“研究報告外發前需經過合規審核。”一中型券商研究所人士向記者表示,“研究業務或研究員是否處于靜默期,是研究報告合規審核的重要內容之一。未經合規審核的研究報告一律禁止外發。”
“券商自己承銷的股票,過了靜默期后,應當允許研報覆蓋。”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大投行明星項目多,如果都不讓出研報的話,研究所還憑啥吃飯呢?”
另有受訪對象向記者表示,研報有基本的規范性要求,但并不對股票漲跌負責。市場上的研報,既有看漲也有看跌,但最終市場的走向,并不是一份研報能決定的。“投資者應該更廣泛了解市場信息,尤其要了解機構真金白銀買賣的動向。研報的信息可以參考參考,但投資不能太過于依賴研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