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13:3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建業集團正在加快實施人員縮表“瘦身”戰略,內部在組織架構、規模目標等多方面已經收縮。
針對近幾天傳出的建業集團將裁員61%,以及組織架構調整等問題,2月14日17時,建業集團副總裁代紀玲稱,網傳內容不符合事實,該消息涉及建業集團旗下地產集團等五大集團架構調整,目前最終方案還在謹慎制定當中。對接下來建業集團的經營戰略,董事長胡葆森表示,“建業(集團)將進入戰略鞏固期,要做少、做小、做好。對于房企而言,賽道要少,不要追求規模的增長,盡量不要開辟新的賽道,(小賽道)能關閉的關閉。”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預判房地產行業進入“黑鐵時代”的觀點,胡葆森認為,地產跳過“青銅時代”直接進入了“黑鐵時代”,對于躺平房企來說,房地產行業連“黑鐵時代”都不是了,但對于穩健型房企而言,無論“青銅”還是“黑鐵”,都是相對而言的比喻,這主要體現了郁亮的“憂患意識”。
對此,有接近建業集團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進行人員縮表和瘦身選擇,在房地產行業生死大考的格局下,難以存續。從行業角度來看,民營房企(極個別優質民營房企除外)才是進入了‘黑鐵時代’。建業地產作為民營房企,流動性壓力、資金鏈緊繃壓力都很大,人員機構臃腫問題亟待解決,即便2022年還債壓力不急迫,仍需考慮在當下市場并未回暖的格局下如何生存。”
2月7日,建業集團發布內部通告,宣布集團將從五級管理調整為三級管理,直接取消業務集團和大區兩級,同時原有業務集團總部撤銷,五大總部合一。隨后幾天,建業集團裁員61%消息傳出,并持續發酵。
此前《證券日報》收到的一份截圖文件中也提及,“在總人數控制上,根據目前各區域公司資金歸集情況,原則上在崗人數調減50%。在職數控制方面,各區域公司原則上配置1個總經理+2個副職(含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超過該配置標準的,請各區域進行調整。”
這在業內被解讀為,建業集團正在加快實施人員縮表“瘦身”戰略,內部在組織架構、規模目標等多方面已經收縮。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醞釀已有半年,在此期間不斷細化。”胡葆森表示,此前,四大上市公司(建業地產、筑友智造科技、中原建業以及建業新生活)與建業集團總部、城市運營公司已多達千人,其中超過三分之一在進行同樣性質的工作,機構臃腫,致使效率下降。
胡葆森進一步稱,目前,在從資本紅利向管理紅利轉變的行業背景下,企業開始自覺體檢,建業開始意識到,不能僅僅將問題推向外部,更應刀刃向內、刮骨療傷,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解決自身管理問題,應時而變順勢而為,這次調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出的決定。
“建業系”擁有建業地產、筑友智造科技、中原建業以及建業新生活4家上市公司,其中建業地產的負債總額已連續多年增長,從2015年的324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493億元,受河南洪災影響,建業地產已將其2021年合約銷售目標由原定的800億元下調至700億元。
有業內人士稱,建業集團接下來有美元債到期,銷售下行和還債雙重壓力,都是民營房企難解之局。
“2022年,建業地產的境外美元債只有8月到期的5億美元債一筆。”建業集團總裁王俊表示,這筆美元債受到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關注。一方面,公司正緊密關注資本市場發行窗口,多渠道盤活資金;另一方面,要堅守底線思維,做好充分準備,比如使用經營性現金流按時、全額償還該筆美元債,延續在資本市場、金融機構和稅務機關的良好信用記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