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08:4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智能網聯汽車將是繼手機之后的最大智能終端,是半導體成長的最主要驅動力之一。”戴偉民認為,隨著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持續處于高景氣度。...
“智能網聯汽車將是繼手機之后的下一個最大智能終端,全球缺芯或將于今年下半年得到緩解……”近日,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快人快語,盡顯芯片“老法師”功力。
從教授到投身實業,戴偉民說他的愿景是幫助芯片從業者實現“輕設計”。而提及芯原股份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戴偉民笑著說,芯原的業務模式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加速成長;現在,芯原股份已進入加速發展期。
暢想汽車智能化
早上醒來,機器人已經沖泡好咖啡;在你出門前,汽車已自動調節好最舒適的溫度,你坐進汽車即可開啟工作;整個行駛過程中,汽車自動完成駕駛,自動調節溫度、光線……面對記者,戴偉民“暢想”了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美好生活。
“智能網聯汽車將是繼手機之后的最大智能終端,是半導體成長的最主要驅動力之一。”戴偉民認為,隨著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持續處于高景氣度。
智能網聯汽車給半導體產業帶來的驅動力有多大?“至少是傳統汽車的4倍。”對于汽車電子機遇,戴偉民介紹,以往汽車可能需要五六百個芯片,智能網聯汽車則需要至少兩千個芯片。而與消費級芯片相比,車規級芯片對芯片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蘊含更大價值,這是整個產業面臨的新機遇,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正是由于電動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對半導體的需求快速爆發,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汽車行業出現了缺芯現象。中汽協預計,到2022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21399億元,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9783億元。
記者注意到,政策面上,各部委及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后,上海、浙江、陜西、廣東等地都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政策。
“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越來越多的‘新物種’在帶動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對于半導體成長的驅動力,戴偉民強調,智能化勢不可擋,除了汽車,接下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現象級新應用,誕生越來越多的“長尾市場”。
缺芯情況下半年或可緩解
在過去的一年半中,缺芯成為半導體產業的常態,汽車行業是缺芯的典型。但萬物皆有周期,芯片短缺也是暫時的,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緩解。
“我認為這個時間節點可能是2022年下半年,屆時芯片短缺情況將得到緩解;到了2023年下半年,某些芯片制程的產能可能會略有過剩。”對于芯片的未來供給情況,戴偉民從晶圓廠產能角度大膽預測。
對于汽車缺芯,戴偉民認為,這源于“錯誤的預判”:疫情之下,汽車行業預判消費需求低迷,車企取消了大量汽車電子訂單。但隨后汽車消費快速回暖,面對大量的汽車電子需求,復雜的半導體產業鏈卻無法即刻恢復,需要至少9個月的調整周期。這便引發了汽車芯片荒,隨后還疊加了新能源汽車需求大幅提升、自然災害帶來停工停產等影響。
隨著汽車缺芯加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努力調節。臺積電、臺聯電、中芯國際等大廠積極擴建產能,應對全球日益增長的半導體需求。
戴偉民強調,即便是2023年出現產能略微過剩現象,但長遠來看,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整個產業的成長性是毋庸置疑的。
芯原股份具有“規模效應”
“芯原股份的業務模式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加速成長。”提及芯原股份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戴偉民笑呵呵地揭秘。
1月26日,芯原股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1年將實現扭虧為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至1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556.64萬元至4056.64萬元。
芯原股份與其他芯片公司有什么不同?“芯原股份為芯片設計公司提供IP授權服務和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戴偉民介紹,芯原股份為芯片設計公司、IDM、系統廠商、互聯網企業、云服務提供商、車企等廣泛的客戶群體提供芯片設計服務,幫助他們實現“輕設計”,以降低他們的運營成本或是補足設計資源。
“沒有庫存、沒有邊界,市場風險小。”對于芯原股份的業務模式,戴偉民笑著說,芯原股份沒有芯片銷售環節,也就不存在庫存風險和現場支持服務費用等支出。另外,芯原股份可以服務不同行業的客戶,從而避免了行業波動給公司帶來的經營風險。
戴偉民表示,芯片設計猶如蓋房子。“根據客戶需求,我們可以只提供洗手間、廚房(提供半導體IP),也可以造整個房子(定制芯片)。”芯原股份正在以Chiplet(芯粒)的方式來實現IP的模塊化,通過“即插即用”方式,快速幫助客戶完成芯片開發。提及芯原股份發展Chiplet的理念,戴偉民表示將通過“IP芯片化”和“芯片平臺化”來推動Chiplet的產業化發展。
“IP就是芯片的大腦,重要性不言而喻。”戴偉民強調,通過Chiplet理念,還可以解決芯片中7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的性能與成本平衡,降低較大規模芯片的設計時間和風險,提高設計的靈活性,給廠家提供更多選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