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14:44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佳能珠海是佳能在中國僅存的一家有著相機、攝像機、傳感器、鏡頭等完整影像產業鏈基地的公司,已有32年的歷史。...
受全球照相機市場急劇萎縮、疫情等因素影響,近日數碼巨頭佳能關停了其位于珠海的中國大陸唯一相機工廠,正式終止佳能珠海公司的生產。
據了解,佳能珠海是佳能在中國僅存的一家有著相機、攝像機、傳感器、鏡頭等完整影像產業鏈基地的公司,已有32年的歷史。
這一公司的關閉,意味著佳能已把相機生產轉移出中國大陸。而在業內看來,這僅是一個開始,佳能或逐漸退出相機業務。佳能正踏著老牌相機巨頭的軌跡,轉而向新興業務領域尋找出路。
經營危機引發戰線收縮
佳能是最早進入珠海的世界500強之一。成立于1990年的佳能珠海,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多次追加投資。從激光打印機、數碼相機到直接照片打印機,其產業鏈也不斷擴容,其中,鼎盛時期僅數碼相機年產能達到2000萬臺,佳能珠??倖T工就達到一萬多人。佳能珠海也成為佳能在日本以外最大的生產基地。
對于工廠突然關停原因,佳能發布公告稱,因近年來全球照相機市場急劇萎縮,及疫情長期肆虐,公司面臨空前困難,未能扭轉困局,故終止生產。
對此,佳能中國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佳能珠海相機產線確實停產,后續事宜還在商討。“不過,這并不影響佳能相機老用戶的售后和使用。”
據了解,目前該工廠有千名員工面臨失業遣散問題,資方、管委會等正協商相關方案,管委會相關部門已介入。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企業與員工還未在賠償方案上達成一致。
佳能相機的衰敗,與其自身戰略調整的失誤有關。
在相機進入數字化時代之時,佳能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同時在卡片機、微單等市場縮水時,佳能也并未及時為工廠引入新的高端產品線,導致工廠設備老化、生產效率下降、業務難以外銷,出現多年的訂單下滑、減產、開工率低。在互聯網化的中國市場上,佳能也表現出明顯的水土不服。
此前也被曝出,由于沒有訂單量,工廠里幾乎看不見人,宿舍被出租給周邊的大學生。2020年年底,佳能珠海公司員工已急劇下滑到1317人。
佳能近3年來銷售額和凈利潤也持續下滑,營收從2017年的4萬億日元下降至2020年的3.2萬億日元。為了緩解壓力,佳能通過限制降價和削減成本來提高利潤,并在全球進行相機業務戰線的收縮。
“目前佳能影像業務主要聚焦在可換鏡數碼相機、網絡攝像機上,將低端業務承接的工廠進行了關停,以降低成本。同時,其有意把相機生產線轉向成本更低的東南亞。”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劍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轉型開拓大影像產業
從市場來看,全球主要數碼相機公司有佳能、索尼、尼康、奧林巴斯、松下等,其中2020年佳能份額占比高達約46%。佳能并非個例,尼康早在2017年就宣布關停位于江蘇無錫的相機生產子公司;經營相機業務84年奧林巴斯也將深圳工廠停產,并在2020年拆分相關業務,退出相機市場。
今年3月份,進入巴西市場近50年的索尼,也傳出停止在該地照相機等產品生產的消息。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鏡頭像素不斷迭代提升,數碼相機受到劇烈沖擊,市場規模不斷萎縮。2010年數碼相機全球出貨量超1.21億臺,2020年為888萬臺,不到十年前巔峰時期的一成。業內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縮減。
數碼相機巨頭們也不斷尋找新的出路,它們或向打印等產業鏈延伸,或將業務砍掉轉而進入其他領域。
目前,富士、松下也正在減少小型數碼相機的產量,通過將膠片內置打印機等方式在市場進行突圍,并向打印、半導體等領域擴張;佳能、奧林巴斯等也在醫療、曝光設備等產業發力。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認為:“目前相機產業最大的癥結在于不能跟上物聯網時代的步伐,數字經濟時代只有把產品接入物聯網變成智能終端,才有市場。”
“從佳能等企業縮減產能可以看出,企業對技術和市場要有預判,不能對過往的成功有嚴重的路徑依賴。在智能手機的替代效應下,數碼相機整體市場萎縮的大趨勢不會變,但垂直市場依然有需求,相關企業應聚焦重點人群和市場開發產品,同時積極發力辦公、印刷、醫療、智能監控等大影像產業。”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