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14:1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
1月12日,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數字經濟將在未來獲得資本市場更多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數字經濟在我國宏觀經濟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強化,相關企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并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數字技術對實體產業的賦能,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我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同時,《規劃》明確了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到2025年,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8億戶;千兆寬帶用戶數達到6000萬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達到14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5%;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7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46萬億元;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戶規模達到8億。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主要驅動力,但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規劃》的出臺有利于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高水平統籌發展與監管,為我國數字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規劃》提出8方面任務,分別為: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在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方面,《規劃》提出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例如,有序推進骨干網擴容,協同推進千兆光纖網絡和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
吳琦表示,推動5G的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將進一步帶動以數據生產和數據應用為特點的創新潮,加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的數字化進程。同時,5G的聚變效應,也將激發各產業部門對數據的需求,形成一系列技術創新與突破。
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規劃》提出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例如,大力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縱深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動裝備數字化,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完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大力發展數字商務,全面加快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業數字化轉型。
盤和林表示,數字化賦能實體產業,既能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又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助力,增強實體產業效率,推動實體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有助于我國制造業等實體產業強化核心競爭力。同時,數字經濟和產業融合,將強化我國產業鏈條,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加強我國數字貿易相關企業對外出口能力。
《規劃》提出,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對數字經濟薄弱環節的投入,突破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短板與瓶頸,建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拓展多元投融資渠道,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設立市場化運作的數字經濟細分領域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各類資金的統籌引導,提升投資質量和效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