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09:4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去年有51家上市公司發布分拆上市預案或分拆意向公告,其中,6家公司終止分拆上市;17家計劃分拆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6家計劃在科創板上市,2家計劃在主板上市,...
2022年首只分拆上市股即將誕生。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21年有8家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其中7家在科創板上市,1家在創業板上市。目前,德石股份正在發行中,有望成為2022年首只分拆上市股。
數據顯示,去年有51家上市公司發布分拆上市預案或分拆意向公告,其中,6家公司終止分拆上市;17家計劃分拆子公司在創業板上市,6家計劃在科創板上市,2家計劃在主板上市,2家計劃在北交所上市,4家計劃在境外上市,其他14家未披露具體板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分拆上市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公司主業更加明確,各子公司可以專注于一項業務,從而實現聚焦發展;另一方面是為了做大估值。
今年1月7日,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統一了境內外分拆監管要求,并明確和完善分拆條件。針對市場反映的問題,明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使用募集資金”的方式及起算期間,“最近三個會計年度使用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其凈資產百分之十”的計算標準,董事、高管持有擬分拆子公司股份不超過一定數量的認定依據等。此外,為促進上市公司聚焦原有主業發展,進一步明確子公司主要業務或資產若屬于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時主要業務或資產的,不得分拆該子公司上市。
“該規則明確了不得分拆子公司上市的一系列情形,防止上市公司將核心主營業務分拆上市,影響投資者利益。”巨豐投顧資深投資顧問鄭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規則出臺后,將有更多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使母公司更聚焦主營業務,有利于母公司市值的長遠增長。
盤和林認為,證監會明確和完善分拆條件,是為了遏制市值驅動下上市公司盲目分拆融資,分拆融資應該從業務出發,而不應該以做大估值為目標。通過限定分拆上市條件,來遏制一些企業的分拆上市沖動,從而保護投資人利益。
記者注意到,已經有南鋼股份(3.900, 0.04, 1.04%)、沃爾核材(7.800, 0.05, 0.65%)等2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計劃分拆子公司到北交所上市。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稱,將持續關注北交所相關政策,籌劃相關工作。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北交所不斷發展壯大,其融資、定價、交易和并購功能不斷完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目光鎖定北交所,愿意將旗下子公司分拆至新三板掛牌以及進入創新層,并擇機申請北交所上市,這既可以為新三板輸送更多的優質企業,也可以實現滬深上市公司與新三板、北交所的有效互聯互通。
鄭楠表示,不少龍頭企業可以利用新規則將公司的科技創新業務分拆,乘“專精特新”的東風搭上北交所的政策快車,實現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和諧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