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13:1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強匠薈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會員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 丁洪順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1955年生于江蘇宜興,國家級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會員。
師從名家藝術功力深厚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在其18歲就進入紫砂工藝廠,從藝至今三十余載。在藝術道路上,丁洪順師承高洪英、束鳳英、許成權,后拜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為師,1985年進南京藝術學院進修,1989年結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從事紫砂壺陶藝創(chuàng)作設計至今40余載。
丁洪順先后曾與南京藝術學院潘春芳教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張守智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大師合作,代表作“三羊同樂”、“五羊組壺”等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報道刊登。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省級評比獎項。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作品 梅花三升
樸實無華的造型,深厚的藝術功力是丁洪順繼承恩師風范的一貫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刻苦勤奮,千錘百煉,在潛心積累豐富藝術底蘊的過程中常有精道絕妙之作,廣受國內外壺藝愛好者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從創(chuàng)作特點上看,“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承傳恩師的流派風格,踏踏實實地創(chuàng)作設計新作品。此外,他不忘傳承,在廠期間就一直擔任青工技術輔導,培養(yǎng)了一批紫砂技術人才,至今陸續(xù)帶徒150多名,為傳承發(fā)揚紫砂藝術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厚積薄發(fā)成就暗香雅韻人生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1973進入紫砂工藝廠的第十個年頭,1982年6月,他的作品“順竹”、“天泉”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二等獎;1983年12月,“小四方升式”獲宜興市青工“五小智紫杯”三等獎。
1986年,丁洪順進汪寅仙工作室,第二年便與汪寅仙合制的“金沙僧”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丁洪順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1989年,他結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造型專業(yè)班;1990年,作品“三羊同樂壺”與“五色羊系列壺”分別被宜興電視臺、中國青年報錄制報導。1991年3月,“三羊同樂壺”又被中央電視臺午間新聞報道。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作品 碧玉行
1995年,對丁洪順來說更是收獲滿滿。當年7月,“盔甲壺”、“孔明壺”獲宜興市第一屆紫砂陶藝評比三等獎和二等獎;當年12月,“盔甲壺”、“孔明壺”又獲江蘇省工藝美術陶瓷作品優(yōu)秀獎。1999年12月,“仟禧澳歸”在《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中國工藝美術優(yōu)秀獎;2000年5月,“碧玉金竹”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舉辦“江蘇陶藝精品展”評比二等獎;2001年6月,“晨曲”在2001年中國宜興國際陶藝展獲優(yōu)秀獎。
時間來到2010年9月,“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被評為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宜興紫砂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中的一朵奇葩,丁洪順的作品以細膩精巧的技藝,千姿百態(tài)的造型和五彩斑斕的風采而廣受文人雅士的寵愛。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作品 暗香雅韻
用“暗香雅韻”來概括丁洪順的藝術人生十分貼切:他的作品主題將紫砂壺與暗香雅韻的意向結合在了一起,個性鮮明,繼承中國古典文化精華。“暗香”象征這低調不張揚,默默無聞散發(fā)著自己芳香,對這個世界無私奉獻的美好品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