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11:3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日前,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在廣州召開,此次大會邀請了國內外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界人士等,以“智行·創駛新篇”為主題,共商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借此機會,...
日前,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在廣州召開,此次大會邀請了國內外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界人士等,以“智行·創駛新篇”為主題,共商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借此機會,萬集科技(300552)在大會上發布了混合固態128線車規級激光雷達。
萬集科技表示,這是公司今年公布激光雷達量產時間表以來,按照既定規劃面向高階自動駕駛發布的一款高線束激光雷達,也是公司在該領域堅持多種技術形式并行開發的重要實踐與技術積累。同時,該產品的發布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在前裝車規級激光雷達產品布局,滿足量產自動駕駛車輛的技術研發需求。
車規級開發,新產品綜合性能出眾
萬集科技汽車電子產品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王學思在會上表示,激光雷達正朝著高線束、固態化、集成化、芯片化發展,在新一代技術尚未成熟之前,轉鏡式激光雷達依然是目前高級別自動駕駛領域能夠實現車規級量產的產品之一,而要實現前裝量產的核心要素在于智能化、高可靠性、高性能以及低成本四方面。
據悉,萬集科技此次發布的混合固態128線車規級激光雷達是一款中遠距激光雷達,針對車規級自動駕駛應用場景開發,具備最高200m測程、0.2°角度分辨率、20Hz掃描頻率。在高速場景下,可保證車輛100km/h行駛狀態下擁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和剎車距離;在城市低速復雜交通場景中,激光雷達每秒可輸出超過143萬點的點云數據,配合120°×25.4°視場角度可對車輛、行人、欄桿、路肩等交通參與者、障礙物進行準確的識別。
為了進一步控制成本提高激光雷達運行的穩定性,該產品在設計之初就采用車規級元器件和集成化設計,并在后續版本中迭代自研SOC芯片方案。在機械安全、功能安全以及電氣安全方面,萬集科技增加冗余設計,通過對產品關鍵任務模塊雙重備份,保證設備在極端情況下出現異常仍能高可靠運行。
此外,基于對汽車零部件質量的嚴格要求,公司通過與多家主機廠的合作,建立完善的車規級測試流程和規范。此次發布的128線激光雷達產品經過高低溫、冷熱沖擊、振動、鹽霧、EMC等7個大類60余項專業測試,嚴苛車載環境下產品的穩定性也能得到保證。
分析人士認為,在汽車產業“電氣化、共享化、網聯化、智能化”的“新四化”驅動下,激光雷達性能優勢+價格下探+下游需求迫切,三因素共振推進激光雷達成為配套汽車量產主流方案,其在新增硬件領域增長最快,市場空間廣闊。根據沙利文預測,至2024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將達到135.4億美元,2020-2025年復合增速達到64.65%。
推進行業技術創新,產能有望加速釋放
作為深耕激光領域超十年的企業,萬集科技自2016年開始自研激光雷達芯片技術,始終把激光雷達產業化、大規模上車作為產品開發的目標。目前,公司申請相關發明專利32件,PCT專利6件,美國專利3件,歐洲專利2件,累計授權6件,并與奔馳、寶馬、紅旗等50余家國內外主機廠形成配套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萬集科技于12月4日獲獎的全固態激光雷達芯片,突破國外對基礎光電器件的壟斷,使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成本大幅度降低70%-80%,實現了高端車載激光雷達的國產化、無人駕駛汽車零部件的安全可控,有望帶動全固態激光雷達的發展。
此外,基于對市場趨勢的判斷,萬集科技于2018年開始打造國際領先的制造中心,構建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生產能力,滿足激光雷達在研發測試、質量工藝、市場供應等方面的嚴苛需求。
今年,公司位于順義的27500平米生產科研基地二期落成,其擁有CNAS認證的車規級實驗室、萬級無塵車間、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配備全球領先SMT設備,通過SAP、MES、WMS等信息系統支撐,可以實現激光雷達、V2X等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公司表示,該生產科研基地規劃年產能達到30萬臺,具備面向全球汽車品牌提供專業化配套支持與批量供應能力。
《中國制造2025戰略》明確指出,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激光雷達作為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之一,尤其在新能源車領域將迎來全新的增量,當前行業正處于規模商用前夜,激光雷達前裝規模化量產的拐點已至,萬集科技等相關零部件供應商有望受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