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14:49 |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鐘思睿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德國工商大會外貿負責人福爾克·特賴爾表示:“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現在遇到了生產能力不足和運輸問題。”許多公司的應對辦法是尋找新的供應商或希望轉移生產。相較于...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稱,德國工業界表示,原材料短缺對世界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德國的出口型企業也受到牽連。德國工商大會針對3200家海外德企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受訪企業面臨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的問題。受影響企業數量較春季時有明顯增加。
德國工商大會外貿負責人福爾克·特賴爾表示:“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現在遇到了生產能力不足和運輸問題。”許多公司的應對辦法是尋找新的供應商或希望轉移生產。相較于大企業而言,這給中小企業造成了更大的困難。
約30%的受訪企業由于商品和服務不足而備受困擾,五分之一企業的產量由于疫情導致的停工而下滑。這些問題背后的原因則是缺少集裝箱和船舶運輸能力不足以及生產停滯。特賴爾說:“供應鏈問題也與嚴重的貿易政策亂象有關,例如強制企業在本地進行生產的規定。”
這一點也適用于中國。德國企業試圖提高當地產品在價值創造中的比例。這對中小企業而言將越來越困難。但特賴爾也明確表示:“中國以及中國市場過于龐大,以至于各企業不能輕易放棄。”因此,中小企業將尋找除了中國之外的其他亞洲供應商。
東歐也將從供應鏈多樣化或縮短運輸路線的趨勢中獲利。特賴爾認為,像烏克蘭和塞爾維亞這樣的地方將更具吸引力,土耳其也是如此——盡管當地的貨幣貶值以及法律保障問題造成了一些麻煩。
報道指出,約54%的受訪企業計劃或者已經調整了供應鏈,其中又有將近四分之三的企業正在尋找新的或另外的供應商,三分之一的企業則打算縮短或改變運輸路線。約15%的企業計劃轉移生產。在英國脫歐之后,德企在英國的處境尤為艱難。“77%的在英德企都必須調整供應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