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08:2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明德生物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診斷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致力于成為一家為醫療機構提供創新、領先醫療服務產品的龍頭企業。...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繼2020年業績大增后,今年前三季度,明德生物(002932.SZ)保持著高速增長,業績大增在該公司的股價漲勢上也有所體現。股價大漲后,近日該公司高管和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計劃減持近300萬股。
實控人一致行動人和高管合計減持296萬股
11月23日晚間,明德生物發布公告,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66萬股(約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2.53%)的股東新余晨亨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持有公司股份167萬股(約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1.59%)的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銳,計劃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96萬股(擬減持數量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82%),其中,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數量不超過105萬股(約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1%),期間自公告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后六個月內;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數量不超過191萬股(約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1.82%),期間自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后六個月內。
新余晨亨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王銳先生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莉莉女士、王穎女士的一致行動人。
今年前三季度,明德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9.4億元,同比增長了202.78%;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1億元和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82.24%和189.2%。
明德生物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診斷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致力于成為一家為醫療機構提供創新、領先醫療服務產品的龍頭企業。
2020年,明德生物的全部收入來自醫藥制造業,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84.71%的收入來自體外診斷試劑,0.63%的收入來自體外診斷儀器,1.02%的收入來自急危重癥信息化解決方案,3.1%的收入來自第三方醫學檢驗,7.6%的收入來自代理業務,2.95%的收入來自其他。
行業增長快速 研發投入未跟上營收的“步伐”
2018年明德生物登陸A股市場,從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實現扣非后凈利潤0.5億元、0.3億元和4.55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6.29%、-39.73%和1423.15%。由此可見,上市后的前兩年該公司業績大幅下降,從2020年開始恢復增長。
明德生物的業績大增與目前的行業發展情況比較吻合。根據AlliedMarketResearch數據,2019年全球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約714億美元,從2015年至2019年的復合增速約為5%,整體維持穩定增長,慢性病、傳染病發病人數的不斷增長以及檢測技術的發展是主要驅動力。預計2018年到2025年,體外診斷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8%,到2025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將達到936億美元。
從區域市場格局看,全球體外診斷需求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國家,占70%以上的份額,需求相對穩定,其中美國是全球體外診斷創新中心和最大的需求市場。目前,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增速最快的來自于新興市場,雖然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占據的份額較小,但由于人口基數大、經濟增速快以及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近幾年醫療保障投入和人均醫療消費支出持續增長,體外診斷作為新興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正處于高速增長期。
我國體外診斷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體外診斷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期,根據Frost&Sullivan研究預測,中國IVD市場從2014年的29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713億元。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人均醫療費用的增長和技術的進步,到2023年,中國IVD市場預計將達到1,730億元人民幣,2019-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19.4%。
從細分市場看,根據Frost&Sullivan研究預測,2020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中,免疫診斷約占33%,生化診斷約占18%,分子診斷約占10%,血液、體液診斷約占15%,POCT診斷約占13%,微生物診斷占4%,血氣診斷約占2%,其他診斷等約占5%。
今年前三季度,明德生物的研發費用為7872萬元,同比增長了25%。今年上半年,明德生物的研發投入為4923萬元,同比增長了154.33%。由此可見,該公司第三季度研發投入有所放緩。
2019年和2020年,該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696萬元和6993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0.4%和7.29%,研發占比出現了大幅下降。
從今年年初至11月23日收盤,明德生物的股價上漲了62.85%,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6.07%。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