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15:0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謝嵐 鄭馨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公開披露信息,上海電氣持有上電通訊40%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上電通訊第二大股東為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地通”),該公司由兩名自然人持...
近日,上海電氣負面消息頻出。8月5日晚間公司披露公告稱執行董事兼總裁黃甌于當日不幸逝世。另有媒體報道稱,黃甌系跳樓自盡。這也是在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電通訊”)應收帳款爆雷消息傳出后,上海電氣第三位被卷入風波的高管。
對于應收賬款爆雷和高管出事等問題,《證券日報》記者日前聯系上海電氣董辦,對方表示,“公司現在確實沒有除公告以外的信息可以披露。目前的輿情我們也很關注,對于外界的報道,在我們進一步公告前不會予以評論。”
8月9日,《證券日報》記者實地探訪了被認為是這一系列事件源頭的上電通訊公司。
“高仿”上電通訊?
上電通訊之所以一夜之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源于上海電氣5月30日發布的一份公告。該公告稱,上海電氣控股子公司上電通訊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截至公告日,上電通訊應收賬款余額為86.72億元,賬面存貨余額為22.3億元,在商業銀行的借款余額為12.52億元,公司向上電通訊提供的股東借款金額合計為77.66億元,均存在重大損失風險。
根據公開披露信息,上海電氣持有上電通訊40%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上電通訊第二大股東為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地通”),該公司由兩名自然人持股,第一大股東隋田力持有90%股權。
上海星地通亦為另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海高通信的第一大股東,持股20%。海高通信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隋田力因正在被公安機關偵查,自7月底至今無法取得聯系。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隋田力正是串聯起“專網通信”騙局的關鍵人,將包括上海電氣、凱樂科技、宏達新材等在內的十余家上市公司拖入財務損失黑洞。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天眼查App發現,上電通訊與另一家上海電氣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電通信”)共用一個電話號碼,該公司注冊地址在隔壁園區(步行距離約3公里),兩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沈欣,注冊資本均為3億元人民幣。資料顯示,上電通信的兩大股東分別為上海電氣和上海星地通,持股比例分別為51%、49%。隋田力在上電通訊并無直接任職,但擔任了上電通信的副董事長。
8月9日下午,《證券日報》記者前往上電通信公司注冊地上海電氣都市工業園區,在尋找一個小時后也未遇見上電通信公司員工,多名園區內工作人員表示,沒聽說過上電通信。記者據園區內一位工作人員指引到達該公司注冊地址附近,但發現該區域門牌號較為混亂,且多為無人的樓棟。該人士表示,上電通訊和上電通信應該是一家公司,可以去隔壁的上電通訊看看。
記者隨后前往位于上海春江路的上電通訊,公司門口的保安表示,必須經過預約才可進入,且拒絕了幫忙致電公司的要求。記者隨后多次撥打上電通訊公開電話,均無人接聽。
上電通信為何存在?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上電通訊成立于2015年3月16日,上電通信成立于2020年12月21日。而恰恰是2020年12月份以來,上海電氣陸續向上電通訊提供大額借款。央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平臺(中登網)數據顯示,上電通訊所有的應收賬款質押、轉讓(保理)及動產抵押等,全部發生在上電通信成立日以后。
在上海電氣2020年年報中,上電通訊出現在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名錄里,但上電通信卻“隱身”了。一位注冊會計師對記者表示,如果上市公司沒有實際出資,新成立的公司沒有實際經營,該事項是可以不必披露的。
上海電氣為何要再成立一家上電通信?隋田力是否是上電通信的主要話事人,是近80億元借款的主要負責人?上電通信是誰的“白手套”嗎?
“這應該是個‘白手套’的套路,但誰是誰的‘白手套’很難說。目前網上都說隋田力是這一系列事件的主導人,但他本身或許就是個‘白手套’。”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現有爆料信息看,隋田力本身并沒有那么大的力量。上海電氣這樣大規模的一家國企,應當極為重視風控,近80億元的借款是如何放出的,謎團待解。
對于“究竟誰是決策人”“公司運轉情況如何”等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將采訪提綱發送至上電通訊公開郵箱(上電通信并無公開郵箱),截至發稿并無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