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14:3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徐銳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10日,南京聚隆股價收盤再度大漲7.27%,加上前一交易日的“大號”漲停(20%漲幅),公司股價在短短2個交易日大漲28.75%,而“點燃”公司股價的核心催化劑,是南京聚隆...
在互動易平臺上的針對性回復引發股價2天飆漲近30%,包括公司總裁在內的一批股東又在該“發言”前后宣布將實施減持計劃,南京聚隆與擬減持股東的“配合”頗顯默契。不過,深交所隨后便向公司下發關注函,“是否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是否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股票交易”成為監管關注重點。
8月10日,南京聚隆股價收盤再度大漲7.27%,加上前一交易日的“大號”漲停(20%漲幅),公司股價在短短2個交易日大漲28.75%,而“點燃”公司股價的核心催化劑,是南京聚隆此前在互動易平臺上的表態。
8月6日,南京聚隆在互動易回復投資者“關于在儲能領域、新能源的布局”相關提問時接連釋放利好,如“公司產品可應用于儲能領域裝備的配套材料上,可應用于新能源動力裝備電池殼體及相關配套系統材料”;同時還稱“公司積極布局和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材料業務,已獲得比亞迪、吉利、蔚來、理想、小鵬、恒大等新能源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認證并供貨。公司將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材料業務,擴大市場份額”。
近段時間以來,新能源汽車板塊在A股市場頗受投資者追捧,南京聚隆的上述表態無疑給了場外投資者一個炒作由頭,引發股價大漲。
相較于投機資金的非理性炒作,外界更為關注的是:南京聚隆上述業務、產品的“含金量”究竟如何?是單純迎合炒作還是真能對公司業績帶來顯著提振?監管部門也關注到了這一點,深交所在其下發關注函中,前兩個問題便細究相關業務具體情況。如要求公司補充說明目前可應用于儲能領域的產品類型、產品研發進展及資金投入、相關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及核心競爭力、目前產能及在手訂單情況、最近一年又一期相關產品的已實現銷售收入及占比等;同時要求公司說明其在新能源汽車材料業務領域涉及的具體產品類型、相關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及核心競爭力、最近一年又一期已實現銷售收入及占比、市場份額的具體情況,并詳細說明與比亞迪、吉利、蔚來、理想、小鵬、恒大等新能源廠商合作的供應商認證、供貨、業務收入及占比、目前產能及在手訂單情況等。與此同時,南京聚隆還需結合前述回復說明相關業務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并充分提示相關業務風險。
暫不論相關業務“成色”如何,外界另一關注點是南京聚隆為何通過互動易隨意回復而不采取臨時公告的方式?為此,深交所明確要求公司說明其回復的信息是否客觀、準確、完整地反映相關業務的實際狀況,是否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信息,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按照過往案例,相關上市公司面對監管追問都會否認迎合熱點、炒作股價。回看南京聚隆,盡管不清楚其通過互動易平臺“放利好”的幕后動機,但隨著股價的大漲,公司此舉卻可能無形中“幫助”了公司高管和相關股東實現高位減持。
就在7月底,南京聚隆收到了總裁陸體超以及公司實控人之一嚴渝蔭的股份減持告知函,兩者都計劃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減持股份,其中陸體超擬減持不超過21萬股,嚴渝蔭擬減持不超過30萬股。8月9日,南京聚隆進一步披露周勇、顧佳鳳等6位股東計劃在減持公告發布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實施減持,合計減持規模不超過9.22萬股。
監管部門顯然注意到了其中的“玄機”。在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等最近1個月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前期已披露減持計劃的減持進展情況,未來3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及計劃內容,以及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股票交易的情形。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南京聚隆補充說明最近3個月接受媒體采訪、機構調研、自媒體宣傳、參與投資者關系活動的具體情況,說明“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或誤導投資者的情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