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 14:0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孟珂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回應,發展銀發經濟,挖掘老年人力資源紅利,潛力非常大。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老齡產業...
近日,全國政協召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專題協商會,針對市場關注熱點,7月28日,在人民政協網刊發的部委回應中,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發展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保證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回應,發展銀發經濟,挖掘老年人力資源紅利,潛力非常大。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老齡產業發展規劃和加快銀發經濟發展指導意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如何更好應對老齡社會的來臨,需要全社會做好相應準備,不僅要建設適老社會,還要積極發展銀發經濟。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在老年人消費基礎設施打造和養老產業培育領域面臨巨大挑戰。同時,我國人口不斷向核心城市群和東部發達地區聚集,戶籍制度等限制城鄉間人口流動和公共服務共享,我國高質量的養老產品和服務供給可能長期面臨緊張和不平衡的問題。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22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養老、老人、老年”,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養老服務相關企業。2020年,養老服務相關企業年注冊量超過5萬家,同比增長8%。
劉向東表示,未來發展銀發經濟,不僅要多元化布局老年健康服務產業,增加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還要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同時加快對銀發經濟的信貸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完善金融產品、提升服務體驗等,切實發揮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助推作用。
吳琦建議,發展養老產業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加快數字技術的應用,基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消費需求,加快完善養老數字基礎設施,推動養老產業數字化轉型,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二是加快發展養老金融,開放社會養老服務市場,引導和規范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培育和扶持養老服務機構和企業的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