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09:54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王瑩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卓精科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為8000萬股,且發行數量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金證券。...
7月29日,北京華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卓精科”)即將科創板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會,接受上市委的審議。
華卓精科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為8000萬股,且發行數量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金證券。
此次科創板IPO,華卓精科擬將募資用于半導體裝備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項目、超精密測控產品長三角創新與研發中心、集成電路裝備與零部件產品創新項目、光刻機超精密位移測量及平面光柵測量技術研發項目。
IPO日報注意到,華卓精科具有清華“背景”,匯集不少明星投資機構,但其核心產品工藝不夠先進,研發成果差于國內同行可比公司。雖然被期待為“國產光刻機第一股”,華卓精科光刻機相關產品風險不小。
清華“背景”,明星股東多
資料顯示,華卓精科以超精密測控技術為基礎,研究、開發以及生產超精密測控設備部件、 超精密測控設備整機并提供相關技術開發服務,其中超精密測控設備部件產品包括精密運動系統、光刻機雙工件臺模塊、靜電卡盤和隔振器等,整機產品包括晶圓級鍵合設備、激光退火設備等。應用領域覆蓋集成電路制造、超精密制造、光學、醫療、3C制造等行業。
華卓精科產品結構體系中,高端產品包括晶圓級鍵合設備、激光退火設備、光刻機雙工件臺模塊等集成電路生產設備領域的前沿高端設備/部件,中高端產品包括中高端精密運動系統、靜電卡盤、隔振器等。因此,華卓精科也被一些媒體譽為“國產光刻機第一股”。
華卓精科曾登陸過新三板。公司于2015年12月11日,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并自2019年2月13日起終止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
追溯公司建立歷程,華卓精科自設立就有名校清華的身影出現。
華卓精科的前身華卓有限成立于2012年5月9日,由信匯科技出資640萬元、華卓精密出資350萬元、徐登峰出資10萬元,合計出資1000萬元設立。
事實上,華卓有限成立時,股東中信匯科技和徐登峰所持有的股份為代持股份,華卓有限最初設立時的實際股權設置是由朱煜及其團隊人員以組建兩家公司(即華卓精密及艾西精創)方式分別出資35%及 25%,由清華大學通過其產業化平臺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的全資子公司水木華研出資的一家投資基金(即水木啟程)出資40%。代持的主要原因系水木啟程、艾西精創都尚未成立。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首席科學家朱煜直接持有公司8573.29萬股, 占公司總股數的35.72%。艾西科技持有公5.19%股份,艾西博銳持有公0.26% 股份,朱煜為艾西科技和艾西博銳的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徐登峰、張鳴、楊開明、尹文生、胡金春、穆海華、成榮7名股東,合計持有13.06%的公司股權,與朱煜保持一致行動關系。朱煜實際控制的股份比例合計為54.23%,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天眼查顯示,華卓精科經歷了種子輪、股權融資、A輪、七次定增、戰略融資、B輪等融資過程,眾多機構由此進入公司股東名單。其中,中關村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中金公司(601995)、天津清研、大華大陸、渾璞投資、紅星美凱龍(601828)、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中麗基金確實出現在招股書披露的股東名單中,聯席主承銷商中金公司持有公司股票735.42萬股,持股比例為 3.06%,保薦機構的控股股東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發行人 0.00056%的股份,約合1344股。
另外,招股書披露,朱煜是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公司不少核心技術人員也是來自清華,有意思的是,“清華人”朱煜、張鳴、楊開明、王磊杰已取得清華大學兼職批復,作為兼職人員在華卓精科處工作。
更重要的影響在于研發方面,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擁有 198 項專利以及 1 項專利獨占使用權。公司擁有的 198 項專利包括發明專利 148 項、實用新型 43 項、外觀設計 2 項、 美國專利 5 項。
其中,僅有35項為華卓精科單獨申請,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同所有162項專利技術以及1項獨占實施許可專利。對于共同擁有的162項專利,公司與清華大學通過協議約定了公司具有該部分專利技術的獨占實施權,清華大學具有收益分配的權利。
研發成果弱于同行
雖然有清華“撐腰”,不少明星機構入股,公司所處行業屬于前景廣闊、國家高度重視的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但這個“國產光刻機第一股”的核心產品工藝卻不夠先進,研發指標也差于國內同行可比公司。
2018年-2020年(下稱“報告期”),華卓精科實現營業收入8570.92萬元、12096.58萬元、15234.06萬元,歸母凈利潤為1512.36萬元、2087.24萬元、1242.83萬元。
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875.89萬元、15064.36萬元、1286.49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的晶圓級鍵合設備、激光退火設備和光刻機雙工件臺處于產品商業化初期,客戶相對較少,尚未形成規模化產品銷售,導致公司整體銷售規模較小,銷售結構尚未穩定,存在較大的變動。
再準確一點來說,華卓精科目前積極研發超精密測控領域的半導體設備及部件,但除精密運動系統、靜電卡盤和隔振器外,包括晶圓級鍵合設備、激光退火設備等在內的產品仍處于小批量定制生產階段,尚未實現規模化量產,光刻機雙工件臺產品尚未通過下游客戶的驗收。
在全球市場上,國際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廠商進入市場多年,擁有充足的資本支持,通過客戶工藝互動和市場積累,在技術和產品研發方面擁有先發優勢,華卓精科部分產品技術水平還落后于國際領先企業。具體而言,公司的晶圓級鍵合設備產品落后競爭對手;激光退火設備在部分指標上仍處于劣勢;精密運動系統在產品線的豐富度方面落后于國際龍頭企業;靜電卡盤在產品線構成、應用制程和應用領域等方面仍有待加強。
對此,華卓精科也表示,現階段公司DWS雙工件臺產品在光刻機整機應用上與國際領先產品存在代際差異。
因此,報告期內公司部分重點產品如光刻機雙工件臺模塊目前下游客戶僅有上海微電子;晶圓級鍵合設備實現收入的客戶較少,僅上海集成、先方半導體、東途自動化;激光退火設備實現收入的客戶較少,僅燕東微電子、泰科天潤,公司重點發展產品的下游客戶相對集中。
較引人注意的是,光刻機雙工件臺產品僅有中國最先進且是唯一的光刻機研發企業――上海微電子一個客戶,且目前國內客戶僅有上海微電子有該類產品采購需求。
與此同時,截至2021年6月30日,華卓精科擁有的專利中有19項實用新型、1項外觀設計、1 項發明專利權保護期不足5年,上述專利保護領域涉及公司的光刻機雙工件臺的產品,在專利到期后,公司將不再享有獨占保護的權利,公司只能就上述工藝環節的其他方面采用商業秘密保護,將會削弱發行人技術的保護力度,可能會對公司相關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而和同行來比,將境內上市的中微公司、長川科技(300604)和北方華創(002371)作為可比公司,華卓精科除了2019年凈利潤超過長川科技,其余指標均低于這三家公司,尤其是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數量等研發指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