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09:5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此背景下,為貫徹落實《指導意見》要求,切實規范網下投資者報價行為,近期,上交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部署開展了科創板網下投資者專項檢查行動,以引導督促網下投...
《證券日報》記者7月23日從上交所獲悉,針對市場關注的新股定價環節網下投資者“抱團報價”等問題,前期,上交所、證券業協會分別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現場檢查。根據檢查情況,上交所向6家私募機構投資者作出監管警示決定,證券業協會也對11家網下投資者采取暫停網下投資者資格或予以警示等自律措施。
7月9日,為進一步強化對注冊制下保薦承銷、財務顧問等業務監管,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證監會向市場發布了《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完善制度規則,提升監管和執業的規范化水平,加強對報價機構、證券公司的監督檢查,規范報價、定價行為。
在此背景下,為貫徹落實《指導意見》要求,切實規范網下投資者報價行為,近期,上交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部署開展了科創板網下投資者專項檢查行動,以引導督促網下投資者規范參與新股發行承銷活動。
記者了解到,上交所已針對網下投資者報價異常行為,建立了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在日常監管過程中,針對報價集中的IPO項目,及時向發行人、主承銷商了解相關情況,對報價異常的機構投資者,進行電話或現場約談,了解相關情況,強調報價紀律和監管要求。同時,建立了網下投資者報價行為分析模型,對近期完成詢價發行的科創板項目的報價明細進行大數據分析,篩查出在眾多項目中呈現報價一致性較高、報價較為隨意的機構投資者名單。對于這些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約談、調閱工作底稿等現場或非現場監督檢查。此外,還不斷加強與中證協的監管協作,充分溝通、形成共識,依法從嚴處理違規對象,堅決維護新股發行承銷秩序。
據悉,在本次網下投資者現場檢查專項行動中,上交所從近期完成詢價的眾多IPO項目中,通過大數據排查分析,篩查出一批報價一致性較高,且管理配售對象數量較多、市場影響力較大的網下機構投資者。涉及投資者家數較多、機構類型較為多元,包括10家基金公司、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保險公司、2家證券資管公司等。
就此,上交所成立了7個專項檢查小組,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地同時開展現場檢查,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共同參與了本次現場檢查。
記者了解到,本次檢查初步發現,部分機構投資者在參與科創板新股網下詢價過程中,存在內控制度與業務操作流程不完善、定價決策機制不規范、支持最終報價結果的定價依據不足、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部分機構合規意識淡薄,未明確關鍵環節雙崗復核、通訊設備管控等內控機制,或者存在實踐操作和內部規定“兩張皮”的現象,報價信息通過口頭、群消息等方式傳達交易人員,存在價格泄露風險;部分機構未建立有效的估值定價模型,研究報告未明確報價區間建議或者缺少參數設置的詳細說明,估值區間到最終報價缺少推導過程等情況;部分機構研究報告、定價決策過程及決策依據未留痕存檔,個別機構存檔備查的研究報告未在詢價結束前定稿或上傳內部系統等。
根據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科創板在發行承銷環節構建了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詢價、定價和配售機制。運行兩周年以來,各項制度在保障新股發行平穩有序、促進發行價格形成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部分網下投資者在切實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作用方面認知不到位,未能獨立、客觀、審慎參與新股認購,一定程度上擾亂了科創板新股發行秩序。
針對本次檢查初步發現的問題和違規情況,上交所將按照中辦、國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精神,貫徹落實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從嚴處理,堅決采取相應自律監管措施。要求相關網下投資者及時規范整改,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業務規則與行業規范要求,依法依規參與科創板新股發行業務。
科創板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需要各市場參與主體共同維護,參與科創板詢價的網下投資者應當嚴格遵循獨立、客觀、誠信的原則,切實發揮專業的市場化定價能力,在充分、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價值投資理念,做出合理、公允的報價,規范、理性參與市場博弈。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優化完善發行承銷制度,持續加強與證券業協會的監管協作,加大對報價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依規從嚴處理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好科創板新股發行良好生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