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09:3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萬鈞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從此前的業績虧損、并購事項、股東減持、股東持股被司法拍賣等信息來看,仁東控股注定要出大事。而此前該公司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信息,透露出本次被...
《電鰻快報》 文/李萬鈞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7月15日晚間,仁東控股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因該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從此前的業績虧損、并購事項、股東減持、股東持股被司法拍賣等信息來看,仁東控股注定要出大事。而此前該公司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信息,透露出本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些許端倪。
復雜業務模式到處“惹火”
仁東控股具有五大業務,其中以供應鏈和第三方支付為核心,還有延伸的保理業務、小額貸款業務和融資租賃業務。
2020年,該公司巨額虧損。據披露,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1.30億元,同比增長16.36%,扣除后的營業收入為21.1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3.7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4.03億元。其中,供應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69億元,同比增長47.16%;第三方支付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90億元,同比增長7.82%;保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20億元,同比下降49.57%;小額貸款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21億元,同比增長107.49%;融資租賃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21億元,同比增長39.47%。
深交所要求該公司根據各項業務的詳細情況盡心核查,說明其是否合規。
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簡稱“中興財”)在對交易所的回復中表示,執行了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了充分的審計證據,未見仁東控股收入存在不合規的情形。
但《電鰻快報》注意到,所涉及的相關事項,仍被深交所獨立提出核查要求。
其中,第三方支付業務主要涉及到備用金賬戶管理的合規性。
仁東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業務主要通過孫公司廣東合利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實現營業收入11.90億元,其他流動負債-第三方支付業務代墊款項期末余額35.25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他流動負債-第三方支付業務結存客戶備付金-19.30億元,同比變動-877%。
其二是借款逾期問題,該事項的合規披露是重點。年報顯示,仁東控股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總額為3.59億元,已逾期未償還的長期借款總額2.2億元;貨幣資金期末余額18.36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其他貨幣資金期末余額17.73億元。此外,2020年該公司實現利息收入614.76萬元,同比增長77%;利息支出5196萬元,同比增長68%。
中興財稱,通過執行核查程序以及取得的審計證據,認為仁東控股的貨幣資金除了17.83億元受限資金外,不存在其他限制性安排,不存在與控股股東或其他關聯方聯合或共管賬戶或其他協議約定等情形,利息收入與貨幣資金規模匹配。
不過,對深交所問詢中要求說明的“債務逾期事項是否已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問題,中興財的核查結果未回應。
此外,問詢函及對問詢函的回復中還涉及參股公司蔚潔科技的補償事項、2020年計提減值準備2.37億元事項,中興財也進行了核查,均為合規。
但涉及到的15億元金融借款擔保事項和收購廣東合利90%股權事項,頗值得“琢磨”一番。
對15億元借款及利息擔保一無所知?
2020年7月6日,據仁東控股《關于公司涉及相關訴訟的公告》披露,山西潞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潞城農商行”)認購了大業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的“大業信托·盛鑫17號單一資金信托合同”,認購金額壹拾伍億元整,資管計劃的實際投向為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有限公司。
潞城農商行提供了仁東控股出具的《擔保函》,《擔保函》顯示仁東控股為上述資管計劃的投資本金壹拾伍億元整、年化8.5%的投資收益等提供連帶責任保證。由于大業信托·盛鑫17號單一資金信托合同到期,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未能償還貸款本息,潞城農商行發起訴訟,要求仁東控股及原控股股東天津和柚技術有限公司,就上述貸款的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仁東控股則表示,不知悉上述金融借款合同及擔保事項,訴訟資料中提及的債務人晉中市榆糧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并非仁東控股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與仁東控股沒有任何股權或其他控制關系及交易往來。仁東控股和時任法人代表于2020年7月6日向公司所在地浙江省諸暨市公安報案,請求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中興財核查并回復深交所稱,就上述事項已執行了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審計證據不能證明該事項與仁東控股有直接關系,對仁東控股2020年財務報表不會產生重要影響,不具有廣泛性,故未將該訴訟事項作為關鍵審計事項。
從15億元借款及擔保事件的整個過程看,頗多蹊蹺之初,背后有何秘密,仁東控股有沒有隱瞞未披露事項?
收購廣東合利90%股權“故事”講不完
這個收購故事已經5年了,但還沒有講利索。
據披露,2016年仁東控股收購廣東合利90%股權時確認商譽11.94億元,2020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為1.04億元,累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億元,商譽賬面余額8.94億元,占仁東控股凈資產的173%。
深交所對相關商譽減值進行了詳細問詢。中興財在回復中表示:執行了充分、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關注了仁東控股確定的減值測試方法與模型、不同年份差異化折現率的恰當性,并聘請內部專家對商譽減值的有關事項進行充分復核,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詳細記錄應對措施的實施情況。
這樣的表述顯然沒有說透,不過顯然是“有情況”。
截至目前,仁東控股已然沒有支付完收購廣東合利90%股權的款項,而如上所述,這家公司已經商譽減值3億元了。
根據仁東控股6月30日披露的關于重大資產購買重組事項實施進展情況,該公司需要向交易對手方張軍紅支付14億元現金,并陸續進行款項支付。但截至6月30日,仁東控股還有剩余交易款9641.33萬元,尚未向張軍紅支付。
此項交易中,除了已經披露的情況,是否有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為何尾款未付?商譽減值又該由誰來負擔?交易本身是否合理?
《電鰻快報》將持續關注仁東控股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背后的故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