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10:30 |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發債進度整體滯后,資金留在銀行體系;二是央行執行“穩字當頭”的貨幣政策,僅依靠貨幣政策工具到期回收少量流動性。...
7月1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不變,結束自6月24日以來每個交易日開展300億元逆回購的暫時性加量操作。這或意味著,央行逆回購將回歸此前每日100億元操作的常態。
自3月1日以來,央行連續80個交易日均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成為今年以來的慣例操作。面對半年末關鍵時點,從6月24日起,央行打破3個月以來的慣例,提量開展300億元逆回購操作,從絕對量來說對跨季資金面影響較小,但是釋放了呵護跨季資金面的明確信號。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半年末是資金市場的關鍵時點,央行往年均有放大規模流動性投放,當半年末時點過去后,央行操作往往歸于靜默。
資金面平穩度過半年末時點后,市場更為關注下半年央行的流動性投放取向。6月28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第二季度例會,強調“防范外部沖擊”,要求加大力度支持普惠金融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提出“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隨著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演化,貨幣政策面臨的核心約束已經發生變化。結合此次會議提出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強調防范外部沖擊,美聯儲政策、金融風險、流動性趨緊等因素可能對下半年貨幣政策產生影響。
謝亞軒認為,上半年,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發債進度整體滯后,資金留在銀行體系;二是央行執行“穩字當頭”的貨幣政策,僅依靠貨幣政策工具到期回收少量流動性。
“但上述因素預計在下半年將發生變化。”謝亞軒稱,一方面,政府債發行額度大量剩余,政府債發行壓力明顯后移。6月,政府債發行環比加速可能預示著政府債發行進度的加快;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工具到期規模明顯增大。市場流動性的變化需要央行增加資金投放、平抑緊張趨勢,因此貨幣政策或將延續“等量平價”的操作模式,防止流動性缺口擴大給市場帶來沖擊影響。
明明也認為,面對半年末時點央行多手段引導市場預期,市場對跨季資金面擔憂確實有所緩解,但對跨季之后的資金面仍存疑慮。雖然目前DR007利率上行幅度有限,但全市場整體的流動性環境可能并非DR007體現出的那般平穩。后續在央行主動投放力度弱、MLF到期規模逐步增長、地方債發行提速等因素的擾動下,資金面的波動性或將加大。
“對債市而言,下半年貨幣政策和資金面都難以出現進一步寬松的局面,財政政策反而處于蓄勢待發的狀態,需關注貨幣中性的背景下財政對穩增長的響應速度,警惕四季度利率上行的可能性。”明明稱。
謝亞軒認為,總的來看,從“防風險”視角出發,貨幣政策短期仍將以“穩”為主。下半年的“穩”字增加了“防風險”的政策意味。堅持“穩字當頭”仍將是貨幣政策應對復雜形勢的最優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