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09:1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金歸集通常指集團公司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下屬子公司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子公司指定賬戶確定一定數額的“留底資金”,超過留底數額的資金,由銀行業務處理系統在日...
創出資本市場近年來最大虛增利潤額的康得新,已處于退市的最后階段。康得新是本輪退市改革啟動以來,因重大違法啟動強制退市程序的首個案例。根據康得新最近披露的、經追溯重述后的財務報表,公司已連續4年凈利潤為負。
證監會官網12日發布信息,以答問形式回應了市場關注的康得新退市五大熱點問題。對于個別投資者質疑公司大股東康得集團涉及占用大量貨幣資金,康得新銀行賬戶122億元存款“不翼而飛”的問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稱,經調查認定,康得新涉案銀行賬戶主要是為了配合財務造假,便于完成虛假銷售收入回款,2018年末該賬戶顯示的122億元“余額”,是累計歸集金額,并不是真實的銀行存款余額。
那么,什么是“資金歸集”,康得新又如何用資金歸集掩人耳目造假呢?
專業人士介紹,資金歸集通常指集團公司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下屬子公司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子公司指定賬戶確定一定數額的“留底資金”,超過留底數額的資金,由銀行業務處理系統在日終自動上劃入集團公司指定的現金管理賬戶。
在康得新一案中,康得集團曾與銀行簽署《現金管理合作協議》,開展現金管理。康得集團開立集團賬戶,康得新等子公司開設子賬戶。公開信息顯示,根據該《現金管理合作協議》,相關賬戶資金進行集中。也就是說,當子賬戶發生收款時,所收資金實時向上歸集;子賬戶發生付款時,康得集團賬戶向下下撥資金,完成支付,同時扣減該子賬戶上存資金余額。
根據證監會第一次向康得新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19】90號),康得新歸集子賬戶的實際余額為0;但涉案銀行賬戶的對賬單上,并不顯示母子賬戶間自動上存下劃等歸集交易,所顯示的余額,為累計上存金額扣減下撥金額后的余額。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在造假過程中,康得新的虛假銷售收入回款打入涉案銀行賬戶后,被歸集到大股東康得集團的賬戶,再被“循環利用”,作為造假所需的虛假銷售收入回款,故未有證據證明大股東單方面占用康得新資金。換言之,涉案銀行賬戶顯示的122億元“余額”并不真實存在。
某中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康得新案中,康得新財務造假主要通過虛構銷售業務,虛構采購等方式進行,并將資金體外循環,用于造假所需業務收入回款。前述《現金管理合作協議》中的賬戶資金歸集安排,以及余額呈現方式,被用于混淆視聽,增強了造假手段的隱蔽性。
該投行人士同時表示,“大股東占資”重點禁止的是大股東非經營性占用資金,即上市公司在沒有商品和勞務對價的情況下,提供給大股東及其附屬企業使用資金。康得集團開展資金歸集管理,并非出于自身使用目的,并不屬于大股東單方面占用康得新資金的行為。此外,他也表示,上市公司應當盡可能減少與大股東之間關聯交易的發生額及余額。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主任許峰律師也提出,根據資金來源、賬戶流水、合同等綜合證據,區分資金歸集和大股東占用資金并不困難。
去年11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要求完善退市指標,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化退市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去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發布實施退市新規及相關配套規則。
近期,經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本輪退市改革特別強調,要加強相關司法保障,堅持法治導向,堅持應退盡退,對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今年以來截至目前,有9家上市公司已確定退市,4家上市公司退市幾成定局。總的來看,市場對常態化退市趨勢的形成,已經建立了較為明確的預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對于康得新個案,要依法、嚴格、規范、公開、透明地落實案中違法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同時也不排除后續可能的刑事責任。
他同時提到,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要標本兼治、加大源頭治理,固本培元、內外兼修。“除了事后行政處罰,希望監管部門能夠用好用足市場準入、行政監管等各項監管工具箱中的工具和手段,對違法違規行為抓早、抓小、抓萌芽。”劉俊海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