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13:09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雖然健康元沒有具體解釋引進高瓴資本失敗的原因,但市場直指其股價大幅下跌或是主要原因。目前,公司股價為12.69元/股,與定增價12.83元/股存在倒掛現象。...
健康元(12.830, 0.14, 1.10%)籌劃半年多的資本運作擱淺,引入高瓴資本的計劃也隨之告吹。
日前,健康元發布公告稱,公司終止此前披露的定增預案,同時與高瓴資本簽署終止合作協議。
去年7月,健康元曾披露,公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高瓴資本,后者擬出資21.73億元包攬公司定增。公司還與高瓴資本深度合作,包括創新藥投資、創新技術平臺拓展等多個方面。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雖然健康元沒有具體解釋引進高瓴資本失敗的原因,但市場直指其股價大幅下跌或是主要原因。目前,公司股價為12.69元/股,與定增價12.83元/股存在倒掛現象。
曾經以太太口服液、麗珠得樂聞名的健康元募資之路并不平坦。2007年以來,公司先后推出了三次定增,均以失敗告終。
近年來,健康元盈利能力穩定,2020年,公司預計盈利10.73億元至11.63億元。
不過,健康元的財務運作讓人不解。單純從財務數據看,健康元并不缺錢。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貨幣資金超過百億,但存在15.81億元的短期借款。
定增再終止與高瓴分手
健康元曾經向市場描繪著引進高瓴資本的美好藍圖,隨著一紙公告宣告流產。
去年7月12月,健康元拋出一份定增募資預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彼時公告顯示,健康元擬發行股票不超過1.69億股,募資總額不超過21.7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額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高瓴資本擬以其管理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通過現金方式全部認購健康元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上述發行完成后,高瓴資本將持有健康元8%股權。
作為全球知名的投資機構,高瓴在資本市場上的一舉一動備受投資者關注。近年來,高瓴資本在醫藥領域動作頻頻。在A股市場上,其曾先后布局包括凱萊英(312.900, -16.45, -4.99%)、華蘭生物(50.260, -3.72, -6.89%)、凱利泰(10.500, 0.60, 6.06%)等多家上市醫藥企業。
健康元引進高瓴資本的目的,不只是讓其成為公司重要股東,更為重要的是戰略合作。
在披露上述定增預案時,健康元還披露了與高瓴資本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合作協議。公司稱,將與高領資本以股權投資為紐帶,在創新藥投資與許可引進、創新技術平臺拓展、呼吸產品等慢性病用藥及保健產品和OTC產品銷售渠道,以及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等方面展開一系列戰略合作。通過合作,公司快速拓展呼吸吸入制劑的市場空間,加強研發創新能力和產業升級,實現公司成為呼吸吸入制劑龍頭企業的戰略目標,并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實力的制藥企業集團。
健康元還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對流動資金的需求規模持續增長。通過本次定增,將進一步優化公司財務狀況,增強抗風險能力。
健康元披露的上述利好刺激股價大幅飆升。去年7月13日、14日,股價連續漲停。至當月7月22日,股價最高達22.47元/股。
然而,時隔半年后,美好的愿望落空了。
今年2月9日晚間,健康元發布公告稱,終止定增預案,且與高瓴資本簽署附條件生效的戰略合作協議的終止協議。這意味著,健康元與高瓴資本的戰略合作全面終止。
針對本次定增失敗,健康元解釋稱,鑒于當前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等原因,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及發展規劃等諸多因素,決定終止定增。
但市場人士認為,健康元的定增失敗主要原因可能是股價倒掛。定增預案披露時,其股價為16.7元/股,定增價12.83元/股,折價率約23%。近半年,公司股價持續下跌,今年2月4日最低為11.38元/股,較去年7月高點時22.47元/股下跌近50%。即便是農歷春節前兩個交易日股價接連上漲,2月10日收報12.69元/股,仍然低于定增發行價。
健康元的前身是太太藥業,2001年6月8日就已登陸A股市場,2003年更名為健康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07年、2016年,健康元曾先后拋出定增預案,分別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以境外戰略投資者為主)、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定向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8.27億元、28.54億元。上述兩次定增募資中,第一次擬用于酶法生產7-氨基頭孢烷酸項目建設,第二次計劃用于珠海大健康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海濱制藥坪山醫藥產業化基地項目、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不過,最終,這兩次定增均以失敗告終。
綜上,上市以來,就健康元共計籌劃的三次定增募資計劃全部擱淺。
貨幣資金超百億仍有15.8億借款
健康元原本計劃通過借力高瓴資本,快速拓展呼吸吸入制劑的市場空間,加強研發創新能力和產業升級。如今來看,隨著與高瓴資本的分手,這一夢想破滅了。
健康元主要從事醫藥產品及保健品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太太口服液、靜心口服液、麗珠得樂、麗珠腸樂及口腔潰瘍用藥意可貼等較為知名品牌的保健品牌及非處方藥。
近年來,在延續保健品業務的基礎上,健康元的業務范圍已延伸至化學制劑、中藥制劑、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診斷試劑及設備等多重領域。參芪扶正注射液和感冒類藥品抗病毒口服顆粒等都是其旗下產品。
近年來,健康元的研發投入也在逐年加碼。2015年至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4.96億元、6.09億元、7.05億元、8.54億元、10.66億元,年年在增加。2019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8.90%。
不過,從健康元的產業布局看,涉及保健品、中藥制劑、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診斷試劑及設備等領域,其中,起家的保健品業務收入占比不斷下降,2018年、2019年的占比分別為1.83%、1.28%,去年上半年的占比為1.11%。
與之相反,公司的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的收入占比在不斷上升。但從公司產業布局以及化學制劑競爭力看,健康元缺乏足夠的市場影響力。或許,試圖牽手高瓴資本是健康元尋求突破的主要原因。
從財務狀況看,健康元并不缺錢。2016年籌劃定增時,其募資的必要性也曾受到質疑。后來,定增終止,公司改道配股募資。當時,證監會在對健康元配股募資預案的反饋中也要求其說明,在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高達41.35億元的情況下,選擇配股募資20億元的必要性。
去年,健康元籌劃定增募資時,截至去年6月底,公司貨幣資金89.49億元,短期借款為3.81億元,無其他有息負債。在這種情況下,仍籌劃定增募資,是否有必要令人質疑。
除了定增募資的必要性存疑外,資金充足仍然舉債的異常舉動也讓人無法理解。
截至2020年9月底,健康元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104.50億元,而短期借款為15.81億元。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41.38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為19.07億元。
2015年以來,健康元的經營現金流持續凈流入,2020年前三季度凈流入19.85億元。
由此可見,健康元資金十分充足。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還要舉債,實在令人不解。這也不得不讓人對其超百億貨幣資金真實性產生疑慮。
當然,健康元是A股公司麗珠集團(37.380, 0.49, 1.33%)的控股股東,麗珠集團納入健康元合并報表范圍,或許是一個重要因素。截至2020年9月底,麗珠集團賬面貨幣資金為90.37億元。
近幾年,健康元經營業績整體穩定。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21.33億元、6.99億元、8.94億元、9.27億元,同比變動372.52%、-67.21%、27.87%、19.11%。剔除2017年因出售資產導致凈利潤大幅增長因素,近幾年,公司凈利潤穩步增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