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1:08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賈麗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行業目前還有電池研發技術不足、成本較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多個難點待突破。隨著多重問題的解決,業內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主流產品,占比或將超過50%。......
????????近日,在“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電動車全面替代燃油車的時機已成熟,隨后市場上關于“新能源將全面替代燃油車”的話題,引發熱議。
????????在過去幾年里,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商品更加多元化,資本市場的關注讓車企市值快速增長。不過,行業目前還有電池研發技術不足、成本較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多個難點待突破。隨著多重問題的解決,業內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主流產品,占比或將超過50%。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遇熱,相關龍頭股價格不斷攀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一年內漲幅甚至超300%,企業市值不斷創新高。在這輪“資本熱”背后,市場需更多冷靜思考。
????????多難題待解
????????2035年占比或將超50%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在“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36.6萬輛,同比增長10.9%,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前列,我國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5%。
????????同時,在此次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2021年將是我國電動車快速發展的元年。2020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行業邁入增長快車道。隨著近年來電動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越來越成熟,在加速、噪音、能耗、維修便利性、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全面超越了燃油車,電動車全面替代燃油車的時機已成熟。
????????實際上,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有了一些圖譜。2020年10月2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稱《技術路線圖》)發布,被視為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規劃發展藍圖。
????????《技術路線圖》強調了純電驅動發展戰略,提出至203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超過50%,逐漸成為主流產品;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節能汽車全面實現混合動力化,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
????????同時,《技術路線圖》明確提出了產業總體+9大技術發展方向,即圍繞產業總體與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汽車智能制造與關鍵裝備等九大分領域開展技術研究,制“1+9”技術路線圖。
????????那么,新能源汽車是否有望全面替代燃油車,時間又需要多久呢?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還有多道關要過,首先是動力源路線問題,選擇鋰電池還是氫能源還是油電混合,決定了不同的發展方向;第二是充電問題,鋰電池是目前的熱點和主流,但是鋰電池的續航性能以及充電技術的不足,制約了新能源車的發展;第三是車路協同問題,這一問題解決有待于智能汽車、車聯網以及道路系統的協同與改造。”
????????“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在自身技術和服務問題存難點,電池在沒有技術突破的情況下,在北方等地區極端天氣續航能力有限。同時,汽車制造商的研發投入也有待加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北辰集團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顏景輝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創新攻關上存在問題,雖然電池續航能力在近幾年得到快速發展,但實際上續航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在不同天氣、地域,電池不能夠確保續航,還存在因為天氣‘丟’里程的現象。另外,在布局、配套和服務方面,我國對新能源充換電站點在廣度、密度上的布局還需更加合理,政府和企業應加大投入。建議相關部門和企業可以適當整合資源,將加油站、充換電站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滿足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苗圩也提出當前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在芯片和操作系統層面的劣勢凸顯,未來要打造出自主可控、開源開放的操作系統。
????????北汽新能源用研經理陳哲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還不能對燃油車實現全面替代,未來十年內兩者將長期并存。“從產業環境看,燃油車發展百年,已經十分成熟,且還具備一定的挖潛空間,比如能效比、智能化等。同時產業還衍生著相對應的細分行業和實力企業,以及相應的技術服務和就業等,不能輕易被替代。”
????????張孝榮認為:“新能源電動車的問題解決尚需5年-10年。目前,資本市場已經給予高度支持和期盼,更多的突破需要從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來進行。”
????????政策引導多管齊下
????????資本熱需警惕
????????隨著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也在資本市場受到追捧,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陣容日趨擴大,車企等產業鏈相關企業市值快速增長。
????????2021年1月7日,寧德時代市值一度超過9800億元。比亞迪股價在去年也節節高升,一年時間里漲幅超3倍。
????????在新能源汽車“資本熱”的背景下,傳統車企也開始分拆籌備上市。去年10月份,市場就傳出廣汽新能源欲將埃安品牌獨立運營,并將尋求科創板上市。而比亞迪也在去年宣布要將其汽車電池業務分拆上市。
????????陳哲認為:“當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也在加速,且前景廣泛,資本也較為熱情。但目前市場仍面臨多重問題,關注的焦點還應該在技術提升上。其中電池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技術路線較多,存在能量密度、充放電等問題,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有望逐步被解決。另外,充電設施也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繞不過去的坎。目前充電樁大部分是交流慢充,而新上市的車大多是直流快沖,也就意味著快充樁尤其是公用快充樁相對需求的增長還是滯后的,仍需政策的引導。”
????????“新能源汽車企業分拆上市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但也可能引發不公允、關聯交易等行為,分拆控股子公司上市很可能成為炒作的對象。新能源汽車企業大多處于發展階段,資源和研發能力仍在積累之中,如何降低泡沫,對新能源車企來說仍然是一個挑戰。”王鵬認為。
????????中銀國際最新研報中稱,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依舊是大勢所趨。產品端看,新能源汽車呈現供需兩旺的特點,傳統主流車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爆款頻現,產品布局逐步完善。但資本市場“過熱”等問題也正在凸顯。
????????陳哲認為:“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非常‘燒錢’,眾多車企都走上了上市融資的道路,希望得到財務投資、價值投資,這在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也將促進產業持續升級,但仍需謹慎部分追求時效、短期投機炒作的行為存在。新能源汽車從開發到量產,需要2年-3年時間,企業必須確保有足夠的自我供血能力和研發能力,新能源汽車換代性強也是車企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