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0 12:2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智能汽車未來的市場空間廣闊。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在2027年將達到2127億美元,2019至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3%。...................
????????2021年剛開局,特斯拉就火了一把!
????????元旦時,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Y降價,最高下降16.51萬元。消息一出,不僅線下門店“人滿為患”,線上官網也一度被擠崩。而在剛過去的2020年,特斯拉成功向消費者交付近50萬輛新車,創下了品牌誕生以來的紀錄。
????????銷量大幅攀升,也推動著股價大漲。特斯拉2010年6月上市,目前股價845美元,2019年10月以來漲幅高達1654.06%。(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1-01-14)
????????特斯拉如此火爆,而這背后蘊藏的投資機遇你get了么?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特斯拉正是汽車智能化、新能源化浪潮中的一個縮影。在以前,駕駛汽車需要駕駛者全權操作,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將智能和電動完美結合,有望引領汽車行業革命。
????????特斯拉車主的購車理由
????????(數據來源:Alliance Bernstein)
????????從購買特斯拉的理由來看,消費者會因為體驗駕駛樂趣(91%)、自動駕駛技術(72%)、出色的移動服務(70%)等原因買單。這樣看來,智能化和電動化正是智能汽車受青睞的兩大重要因素。
????????在智能化方面,汽車未來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會變成像手機一樣的“智能終端”,具備更強大的娛樂和服務功能。智能汽車的內涵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座艙與車路協同,其中自動駕駛是核心,將乘員從駕駛中解放出來。
????????長期來看,隨著自動駕駛系統不斷升級,單車價值量加速提升,智能汽車未來的市場空間廣闊。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在2027年將達到2127億美元,2019至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3%。
????????在電動化方面,隨著全球能源消耗和減排壓力,以電力驅動的智能汽車也將是大勢所趨。同時,技術進步將帶來電池成本的持續下降,例如2015-2019年期間,寧德時代電池成本平均每年下降19%,未來新能源汽車實現平價將帶動市場化需求爆發。
????????(數據來源:寧德時代財報)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9%。據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有望超過30%,達到180萬輛。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520萬臺,復合增速28%,2030年將達到1040萬臺,區間復合增速15%。(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工信部)
????????(數據來源:工信部)
除此之外,國家政策也將是智能汽車發展的“助攻”。
????????2015年以來,我國有關部門對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的扶持政策頻出,國家科研資金投入大幅提升,產業化進程進入提速期。
時間 |
政策名稱 |
發布部門 |
2015年5月 |
《中國制造2025》 |
國務院 |
2016年3月 |
《“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 |
汽車工業協會 |
2016年10月 |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線圖》 |
工信部 |
2017年4月 |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
工信部、發改委 |
2017年12月 |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
工信部 |
2018年10月 |
《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白皮書》 |
北京市經信委 |
2018年12月 |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
工信部 |
2019年7月 |
《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 |
交通運輸部 |
2019年9月 |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
國務院 |
????????2019年12月,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到2035年,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于普及,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2035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行業景氣度高,疊加國家政策扶持,智能汽車、新能源車也是近幾年A股市場的熱門投資主題。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1-01-14)
????????2020年,國證電動智能汽車指數上漲92.88%,大幅跑贏上證綜指同期13.87%的漲幅表現。從更長周期來看,2003年以來國證電動智能汽車指數漲幅高達485.00%,同期上證綜指上漲162.65%。(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1-01-14)
????????投資者若看好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機遇,借助相關主題基金即可上車——
????????搭上“智能汽車” 布局投資強賽道
????????光大智能汽車(011104)
????????1月27日起正式發行
????????兩大方向出擊 捕捉智能汽車良機
????????光大智能汽車股票倉位80%-95%,以較高的倉位運作,聚焦“智能汽車”主題,力求充分為投資者把握汽車產業升級、智能化、電動化及后市場的投資機會。
????????具體投資中,光大智能汽車將從兩大方向出發: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相對成熟,競爭格局漸趨穩定,將演繹強者恒強,投資時將適當關注政策變化。另一方面,智能汽車產業技術變革期,競爭格局分散且變數很大,投資上將“騎白馬、找黑馬”。
????????資深基金經理掌舵 投資業績成效顯著
????????在“掌舵人”的配備上,光大智能汽車將由光大保德信基金研究部總監魏曉雪管理,她擁有17年證券從業經歷,管理基金產品也已超過8年,歷經復雜市場的考驗。
????????實際投資中,魏曉雪堅持“以框架為本”,力求“行穩以致遠”。她非常注重戰略規劃與戰術籌備相結合,以系統化思維應對市場變化,不拘泥于價值或成長,行業配置上較為均衡,同時也強調深度研究,個股挖掘能力突出。
????????以魏曉雪管理時間較長的光大新增長來看,近2年、近3年收益率達174.02%、186.47%,同期上證綜漲幅為39.79%、14.69%。(數據截至2021-01-08,基金凈值增長率已經托管行復核,上證指數收益率來源:WIND;光大新增長業績比較基準2014年4月1日變更前為:75%×富時中國A200成長指數+20%×中證全債指數+5%×銀行同業存款利率)
????????權益投研戰隊護航 努力創造長期回報
????????作為一家券商系背景的基金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以權益起家,公司投研團隊始終致力于打造開放、成長、長期制勝的阿爾法團隊,在注重基本面研究的基礎上將自上而下大勢研判和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策略相結合。
????????在近年來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光大保德信基金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回報,旗下權益類基金近2年收益率91.03%,大幅跑贏同期大盤表現。(數據來源:海通證券 截至2020年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