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0:2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郭濤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伴隨全球汽車消費從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逐漸恢復,汽車芯片供應短缺的影響正愈發凸顯,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不得不考慮削減產量、調整生產計劃。...
伴隨全球汽車消費從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逐漸恢復,汽車芯片供應短缺的影響正愈發凸顯,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不得不考慮削減產量、調整生產計劃。
上周六(1月9日),豐田美國業務發言人表示,該公司預計1月將其在德克薩斯生產的坦途產量削減40%。“到目前為止,只有坦途的產量受到了影響。”
本田方面也表示,計劃將其在日本的汽車產量減少4000輛,主要涉及鈴鹿工廠生產的飛度車型。有分析稱,在3月之前,本田的產量或因此減少數萬輛。本田發言人上周五在一份聲明中說:“新冠病毒的傳播已經影響了半導體和相關零件的采購,我們將通過調整生產和車型來解決這個問題。”
日產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其日本追浜工廠將于1月減少Note車型產量。《日經新聞》稱,該公司汽車產量將從每月15000輛削減至5000輛。此外,鈴木、斯巴魯均表示,將視芯片供應情況調整其產量。
美系制造商中,福特汽車已表示,其位于美國肯塔基州的工廠生產線被迫提前停產。菲亞特克萊斯勒也在近日宣布,將暫時關閉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廠,以及位于墨西哥的一家小型SUV工廠。
德系之中,戴姆勒宣布其生產正受到芯片短缺影響。寶馬方面,雖尚未有減、停產計劃,但正就此與供應商密切聯系。而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早在去年12月就已宣布,將調整在中國、北美、以及歐洲的產量,并于今年一季度開始執行。
在大眾宣布該消息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和大陸也警告稱,今年一季度的汽車生產或將受到芯片短缺的較大影響。
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芯片供應商的產量遭受較大損失,加之人們居家辦公讓手機、電腦芯片需求增加,供應商生產重心向消費電子領域有所轉移,都直接導致了此次汽車行業的“缺芯”危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