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11:24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發行市場上爆款基金貫穿全年。
????????原標題:規模與業績齊飛公募基金喜提歷史“大年”
????????2020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十大新聞
????????來源:FUND部落
1基金發行超級“大年” 募集超3.1萬億
????????2020年,公募基金創下了太多新紀錄。
????????發行市場上爆款基金貫穿全年。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98只,合計募集規模3.12萬億元。這當中,權益基金是絕對主角,發行規模達到2.001萬億,占比64.15%,這也是權益新基金第一次年度成立規模超過2萬億。
????????其中,有40只基金發行規模超過了100億,這一數據是今年新基金創下的又一個新紀錄。7月份,鵬華基金王宗合的新基金鵬華匠心精選一天吸引1371億元認購資金,刷新新基金單日認購紀錄。
????????易方達、匯添富、鵬華、南方、廣發、嘉實、華夏等8家公司今年新發基金規模都在1000億以上,易方達和匯添富兩家更是超過了2000億。
????????今年公募基金的超級大年有諸多助推因素。2019年底,證監會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2020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持續推動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多方拓展中長期資金來源,促進投資端和融資端平衡發展。此外,在低利率、低增長和高負債的全球大環境下,A股成為性價比相對更優的資產。公募基金也展示出了不俗的投資水平,激發投資者的入市熱情。
????????3萬億新發規模激動人心,公募基金完善的內控體系和穩健的業績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未來,公募基金依托強大的管理能力,繼續高質量發展。(方麗)
“炒股不如買基金”
收益最高超163%
????????疫情襲來,2020年市場幾經波折,公募基金創造“超級大年”,抓住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強勢展現“炒股不如買基金”實力。
????????基礎市場主流指數今年都呈現上漲態勢,公募基金的表現要好于主流指數。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權益基金整體獲得32.85%的收益,主動權益基金的收益率達到34.38%,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45.76%和39.45%;55只基金業績翻倍。
????????目前業績最好的基金收益率超過163%,為近五年的最佳表現。農銀匯理基金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基金,收益率分別為163.33%、161.96%、152.42%,處在領先位置。
????????2015年,宋昆管理的易方達新興成長混合獲得171.78%的收益率,如果新能源繼續強勢,趙詣有望超越宋昆,今年公募基金也將再誕生一個新紀錄。此外,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管理的3只基金包攬年度業績冠亞季軍,趙詣也有望在今年“重演”這一輝煌場面。
????????此外,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黃樂安的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李游的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孫迪和鄭澄然的廣發高端制造今年以來收益率都超過了130%。
????????2019年和2020年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牛市,公募主動權益基金把握機遇,使“炒股不如買基金”不斷得到強化。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跑贏主要指數,獲得廣大投資者的認可,不僅顯示出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水平,關鍵時刻能夠把握市場機遇,更重要的是促使市場發生深刻變化:市場越來越成熟,股票定價更趨理性,專業投資機構話語權上升。(方麗)
公募基金
總規模18.75萬億
????????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2家,管理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8.75萬億元,創出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歷史最高值。也就是說,公募基金規模一年增長了4萬億,增長幅度達到27%。令人欣喜的是,權益類基金勢頭最勁,規模激增2.7萬億,達到5.88萬億元,在公募基金總規模中占31.37%,規模大幅提升。
????????權益基金大發展也讓基金經理“百億俱樂部”大幅擴容。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目前管理規模超過100億的權益基金經理(含指數型產品)達到216位。從主動權益基金來看,有18位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超400億,廣發基金劉格菘、易方達基金張坤、南方基金毛煒、匯添富基金胡昕煒、鵬華基金王宗合、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嘉實基金歸凱等的管理規模超過了500億。資金追捧明顯基金經理已成趨勢,未來績優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或以千億計。
????????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代表,在市場中話語權明顯增強。中國銀河(11.980,0.17,1.44%)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計3.87萬億,占兩市流通總市值的6.75%,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時隔7年重回6%之上。
????????根據監管要求,新的一年,基金公司還將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比重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推動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增強公募基金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功能,助力資本市場繼續高質量健康發展。(方麗)
基金銷售新規出爐 尾隨傭金限高
????????8月28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下稱《銷售辦法》)及配套規則,10月1日起施行。該《銷售辦法》2004年首次發布,2011年、2013年兩次修訂;此次大幅修改后的《銷售辦法》為今年如火如荼的基金銷售市場帶來大變革。
????????根據新的《銷售辦法》,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可以依據銷售機構銷售基金的保有量提取一定比例的客戶維護費,用于向基金銷售機構支付基金銷售及客戶服務活動中產生的費用。針對行業反映的客戶維護費不斷攀升、侵蝕行業持續發展基礎的問題,新規對其比例上限做好差異化規定:對于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50%;對于向非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30%。
????????尾隨傭金新政影響很大。長期來看,對尾隨傭金比例上限做出限制,將使銷售與資產管理環節雙方的利益得到均衡,或改變行業的生態格局。
????????新規的實施宣告了靠尾隨傭金比拼銷量時代的結束,未來要比的是業績和服務。行業普遍預測“尾傭限高”將加劇銷售資源向頭部公募集中,品牌影響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將受益,中小型公募則應該在產品和渠道上展開差異化競爭。
????????(李樹超)
再也不見!分級基金正式退出
????????誕生于2007年、最高管理規模曾達到5000億元的分級基金,在存續了13年后終于集體告別市場。
????????2020年,在資管新規整改大限的尾聲,存量分級基金紛紛公告轉型、召開持有人大會、取消分級機制。12月初,分級基金密集公告分級份額終止運作并將終止上市,產品最后交易日為今年12月31日,2021年1月起終止上市,分級基金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分級基金的13年,經歷大起大落。2007年7月,我國首只分級基金———國投瑞銀瑞福分級基金成立,這也是封基市場在停擺5年后推出的首只創新型封閉式基金。不過,分級基金運作機制復雜,投資者對這一新品種相對陌生,再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股市暴跌,到2013年管理規模都不足500億元。
????????分級基金大發展是在2014年-2015年牛市階段,分級B創造了遠超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收益,為市場矚目,基金總規模快速越過1000億、2000億,并在2015年半年報時躍升至4577億元,在當年股市高點分級基金規模可能超過5000億元。然而,2015年下半年股市暴跌,分級基金頻繁觸發下折,B類份額在下跌時的放大效應導致部分持有人損失慘重。證監會于當年7月份暫停了該類產品的注冊,并對存量產品開展規范和整改。
????????2018年4月27日,“一行兩會一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公募產品和開放式私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存量分級基金應當在2020年底前取消分級運作,完成規范和整改。(李樹超)
外資持股比限制放開
首家外資全資基金公司獲批
????????首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成立于2002年,18年后,外資資管機構終于以獨資形式進軍國內公募市場。
????????今年4月1日,基金公司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全球資管規模排名第一的貝萊德當天就遞交了第一份公募基金設立申請。8月21日,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核準設立,由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BlackRock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100%控股,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公開資料顯示,貝萊德基金注冊資本金為3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私募資產管理等。
????????早在2017年11月10日,財政部宣布將國內基金公司控股權外資持股比例放寬至51%,3年之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2019年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11條措施,將基金管理公司放開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4月1日。
????????在政策的支持下,外資機構開始尋求獨資基金公司,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對合資基金公司尋求控股權,如上投摩根基金等收購股權的模式;另一類是外資機構直接申請設立新的基金公司,類似貝萊德的做法。
????????截至2020年底,我國146家基金公司中,合資公司有44家。除貝萊德之外,路博邁、富達兩家外資機構也已遞交了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
????????公募基金業正式迎來內外資機構同臺競技的新時代,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和基金行業的競爭生態也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李樹超)
新的流動性管理工具
側袋機制指引正式落地
????????為進一步提升公募基金風險防控能力,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側袋機制指引(試行)》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公募基金迎來了新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
????????側袋機制是指在符合法定條件下,將難以合理估值的風險資產從基金組合資產中分離出來進行處置清算,確保剩余基金資產正常運作。《指引》明確了側袋機制的啟用條件、實施程序和主要實施環節的操作要求。此外,《指引》還落實了基金管理人的風險管控主體責任,著力規范費用收取、信息披露等投資運作環節及相關內部控制,明確托管人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職責,形成了管理人內部約束、公眾監督、外部專業機構制衡的機制。
????????此后,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相關合同模板,8月起多家基金公司陸續根據新規更改新基金合同,在基金招募說明書中新增“側袋機制”章節,對側袋機制實施條件和程序、實施側袋機制期間的基金份額申購贖回、實施側袋機制期間的基金投資、側袋賬戶中特定資產的處置變現和支付、側袋機制的信息披露等都有明確約定。
????????《指引》要求,不滿足證監會規定和基金合同約定實施條件的,不得啟用側袋機制。
????????《指引》發布以來,公募基金行業尚未出現正式實施側袋機制的案例。(陸慧婧)
公募REITs開閘
基金公司積極準備產品落地
????????4月30日,證監會、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同時,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業內期盼已久的公募REITs正式開閘。
????????此后,交易所、基金業協會等陸續出臺多份公募REITs相關的政策文件,對公募REITs詢價定價、網下投資者配售、公眾投資者認購、原始權益人戰略配售、份額登記等多個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
????????上市公司也積極參與到公募REITs的籌備工作中來,11月11日,光環新網(16.800,0.05,0.30%)發布公告稱,擬開展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申報發行。此前,協鑫能源、東湖高新(5.520,-0.01,-0.18%)、渤海股份(5.800,0.03,0.52%)、首創股份(2.870,0.06,2.14%)、蘇州工業園區等都披露了正在進行REITs籌備。
????????基金公司“摩拳擦掌”備戰公募REITs開閘,尋找項目、搭建公募REITs團隊、成立“REITs基金管理部”等工作都在同時推進。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公募REITs試點在年末終于進入答辯階段。據了解,有約20多家基金公司接到通知,參與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基礎設施REITs項目答辯,之后,有部分項目已經由發改委推薦至證監會。(陸慧婧)
ETF規模 突破萬億
????????2020年指數基金迎來重磅文件,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規模突破1萬億元大關。
????????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指數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證監會表示,起草《指引》是為了進一步規范指數基金投資運作,更好發揮指數基金資產配置工具屬性,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指引》內容包括強化基金管理人專業勝任能力要求、加強標的指數質量管理、嚴格規范指數基金投資運作、標的指數許可使用費由管理人承擔、信息披露明確指數編制方法、持有人利益優先原則等六大要點。
????????指數基金在《指引》指導下進一步發展。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市場上共有ETF產品373只,規模合計1.1萬億。
????????2020年,ETF產品的投資范圍也得到拓展,投資策略不斷豐富,從傳統寬基向風格、行業、跨市場、資產類別等方向精細化、多樣化縱深發展,資產類別涵蓋股票、債券、 商品、貨幣等,投資地域覆蓋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細分領域包括板塊、行業、主題、風格等。
????????業內人士表示,待指數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結束,指引正式出臺,公募指數產品將迎來一個更穩健發展的新時期,也將有更多ETF創新品種上市。作為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工具型產品,ETF將持續為打造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助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轉型升級。(張燕北)
公募開啟直播元年
基金直播乘風破浪
????????2020年對于公募基金來說還有一個重要標簽——直播元年。和許多領域一樣,直播熱潮也席卷金融行業,公募基金營銷形式有了新的形式。
????????隨著支付寶宣布打通淘寶直播,一時間理財直播成為基金公司標配。掌管百億資產的基金經理走進直播間,直面投資者,談投資談市場;負責品宣和電商業務的工作人員化身主播,講理財講投教;甚至有基金公司高管坐鎮線上平臺,派紅包派福利……基金公司弄潮搏浪,掀起一場“營銷革命”。
????????面對嶄新變革,各家機構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創造了一連串新紀錄。7月份,8家基金公司發起“好基直播聯盟”,在支付寶上進行聯合直播。8月份,近60家基金公司參與理財直播節,展開流量競賽。9月份,基金直播首現浸入式場景聯播,景順長城基金主播現身超市、基金經理親赴網紅店。10月份,光大保德信基金通宵達旦直播14個小時,創下基金淘寶直播時長新高。11月份,20多家基金公司借勢“雙11”開展引流活動。12月份,劉格菘、傅興友等明星基金經理集結開啟的直播獲得超過60萬的觀看數量,造就基金業內直播的流量巔峰。
????????基金直播元年,轉化率并非公募追求的首要目標,客戶對公司的熟知度和認同感才是核心。經過初始階段的嘗試,未來基金直播會更趨向常態化。如何在新業態下有趣又合規地拉近與投資者的距離、培養用戶習慣、傳遞科學的投資理念,仍是當前直播參與機構需要探索的命題。(張燕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