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09:2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李雁爭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伴隨服務型制造的發展,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研發設計、系統集成等服務業態會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最終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良性大發展的態勢。...
服務型制造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記者了解到,在政策的引導推動下,我國服務型制造正在各行各業迅速推進,并借助信息技術不斷升華與蛻變,以定制化、個性化、多樣化等種類繁多的形式服務越來越多的客戶。
制造企業做起服務后效益大增
你可能想不到,北京電報大樓、鳥巢、首都機場T3航站樓……這些公共設施里的時鐘,都運行在一個“鐘聯網”時間服務系統上。搭建這個“鐘聯網”系統的是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煙臺持久鐘表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該公司的服務型收入不斷提高。
杭州制氧機集團也從轉型中受益。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上,杭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明坦言,制造企業保持年輕態,要學會“牽著奶牛賣牛奶”。
杭氧的“賣牛奶”理論是指:積極開拓氣體市場,形成設備制造和氣體產業兩翼齊飛的發展格局。目前,杭氧氣體產業已進入收獲期,氣體產業的營收和利潤都已占據公司指標的60%以上。
經過對幾百家企業的調研,首屆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印建安發現中國制造業正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遇,“開拓或享受服務型制造的企業,日子普遍好過。”
發展服務型制造的“三個有利于”
從宏觀上來說,“發展服務型制造,有利于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制造業加速恢復發展,有利于破解我國制造業長期發展面臨的矛盾與約束、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近日,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用“三個有利于”強調發展服務型制造相關產業的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黃群慧表示,伴隨服務型制造的發展,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研發設計、系統集成等服務業態會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最終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良性大發展的態勢。
從微觀來說,企業也有發展服務型制造的需求。“以前技術不高端,可以只賣設備,隨著關鍵技術的突破,設備走向精密化、體系化,必須要賣服務,不僅是技術支持的服務,用戶甚至需要整個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服務。”蔣明說。
政策“加碼”推動企業不斷突破
今年6月,工信部、科技部等15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新制造、催生新服務,加快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
“政府不僅提供政策資金支持、支撐平臺建設,還注重鼓勵企業結合自身稟賦探索產業融合的新途徑。”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岳陽說,政府“培土”,企業“發芽”,浙江省不僅組織編制了服務型制造新產業、新業態的目錄,而且解決制約企業的“痛點”,例如支持相關企業享受國家和省里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用地政策。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胡學同表示,今年該省推進服務型制造的力度將“再加碼”,實施服務型制造“十百千計劃”,重點支持10個服務型制造項目建設,培育100個服務型制造示范項目,引導1000家企業實施服務型制造升級行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