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11:46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11月5日,目前全市場共有292只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其中權益類產品136只,規模合計約1520.49億元。
????????在權益基金市場,券商資管類公募產品影響力逐漸擴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共有136只權益類券商資管公募基金,較去年底增近五成;規模達1520.49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7.71%。
????????在業績方面,截至11月5日,扣除成立時間不足半年的新發產品,在108只有數據統計的權益基金中,共有8只年內凈值增長超過50%,且近一半產品年內凈值增長超過30%,其中收益率最高的財通資管價值成長年內回報率達到67%。
????????公募券商資管持續擴容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1月5日,目前全市場共有292只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其中權益類產品136只,規模合計約1520.49億元。具體而言,上述136只權益基金共來自11家管理人,其中東證資管較早開始實施公募戰略,其權益基金也最多——達54家。中銀國際、東興證券、財通資管、浙商資管等4家管理人也有不少于10只的權益類基金。
????????事實上,今年以來,共有9家券商資管合計新發權益類公募產品45只,相比于2019年底的91只,增幅達到49.45%,而在2019年和2018年,這一數據分別為18只和24只。事實上,此前受牌照、人才等多方因素影響,券商資管鮮少涉足公募業務,用了6年(2014年至2019年)時間才實現了從零到91只的積累。
????????“券商資管進行公募化轉型是必須而不是選擇。”招商資管總經理熊志鋼日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國際資管機構業務構成來看,公募與私募空間對比是10倍至30倍,私募機構是小而美,公募市場則憑借其巨大的潛在規模,成為下一個資管機構爭奪的主戰場。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改革鼓勵資管機構提供更多凈值化、主動管理型產品,也為券商資管發力權益公募提供了更多動力。開源證券證券行業分析師高超判斷,在主動管理規模增長下,券商資管業務管理費率呈上升趨勢,未來隨著券商大集合轉公募持續推進,主動管理規模不斷提升,產品規模擴張可期。
????????精細化管理業績凸顯
????????除了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產品業績也是目前券商資管狠抓的重點。截至目前,Wind數據顯示,剔除成立時間不足半年的新發產品,在108只有數據統計的權益基金中,共有8只年內凈值增長超過50%,46只年內凈值增長超過30%,其中收益率最高的財通資管價值成長年內回報率達到67%。
????????今年以來,財通資管旗下財通資管價值成長、財通資管消費精選兩只產品分別憑借67%和60.58%的凈值增長率,分獲冠亞軍,山西證券策略精選則以58.17%的回報率位列第三。從排名最前的20只產品來看,不同券商資管之間并未形成明顯的頭部效應,其中東興證券共入圍4只產品,中銀國際、東證資管、財通證券則分別入圍3只,山西證券和華泰資管則分別入圍2只。
????????事實上,盡管目前券商資管正在持續加強公募布局,但相對于公募基金的先發優勢,券商公募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上海一家券商資管人士表示,“搭建好的權益團隊,投入至少3-5年,人員、機制都要磨合,還要看市場時機是否合適。”
????????此外,展望四季度的投資方向,財通資管表示,將依然保持謹慎樂觀態度,雖然進入冬季后疫情能否反復仍有不確定性,但對我國影響較小,市場未來仍有可能繼續維持中樞上移的箱體震蕩格局。預計經濟復蘇邊際改善的階段,市場風格不會過分極端,均衡配置或較為有利。
????????東證資管基金經理李競也表示,展望未來幾個季度,海外政治、經濟環境、疫情狀況,以及流動性和風險偏好變化,仍是影響市場短期趨勢的關鍵變量,整體對后市持謹慎樂觀看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