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10:51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張興旺 崔小粟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強化要素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
? ? ?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
????????《建議》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建議》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立足我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打造新興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服務型制造。
????????《建議》提出,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支持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發展先進適用技術,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強化要素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東興證券認為,“科技強國”是二級市場關注的焦點。建議深入挖掘工業軟件、信創、網絡安全產業核心競爭力突出、技術全面的公司。
????????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
????????《建議》強調,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建議》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2020年5G將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經濟產出,2025年、2030年5G帶動直接產出將升至3.3萬億元和6.3萬億元。安信證券認為,隨著5G產品的落地,更多產業將直接或間接受益,看好從芯片、主設備商到下游應用的整個5G產業鏈發展前景。
????????太平洋證券認為,工業互聯網是我國制造業升級和新基建戰略的重要一環,有望帶動工業互聯網賽道景氣度上升。
????????加快壯大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建議》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鼓勵企業兼并重組,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日前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介紹,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劃布局上,科技部一是將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先發優勢;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關布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新技術成果供給;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壯大發展新動能。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秦勇在11月3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規劃》在之前以“電動化”為主基礎上,拓展了網聯化和智能化內容,瞄準大方向和大趨勢??萍疾窟€將重點支持電池等核心技術、材料、工藝攻關,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支持力度。
????????“隨著特斯拉等新勢力的崛起,以及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的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眹倚履茉雌噭撔驴萍贾行目偨浝碓\寅認為,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芯片、車載系統、數據。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我國汽車產業零部件體系支撐、關鍵技術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下一步汽車工業的發展應切實做好強鏈補鏈、技術攻關等,企業應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上突圍。
????????中泰證券分析師蘇晨指出,操作系統、快充等成為支持的重點方向,智能底盤的電控制動加主動懸掛、操作系統和算法等是目前國內電動車產業鏈短板,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