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08:5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婧妤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同一場合深入分析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內涵和特征,指出其核心在于促進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同時提出了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的工...
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21日至23日在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論壇年會開幕式暨全體大會上講話指出,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市場結構,強化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同一場合深入分析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內涵和特征,指出其核心在于促進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同時提出了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的工作重點。
經過30年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已經成長為規模排名全球第二的市場。30年中,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建立完善,市場層次體系不斷豐富,資本市場服務經濟增長、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能力逐步加強。當前,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強基礎制度建設,不斷推進質量改革和效率改革。
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必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堅持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問題導向等原則,聚焦解決體制機制性障礙,加快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不斷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
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需要從各個層面著力、綜合施策。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下一階段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
首先,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的核心內容。
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推進全面深改的“牛鼻子工程”,改革關乎資本市場發展全局,意義重大。在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市場實施注冊制改革,是構建更加成熟基礎制度體系的必然要求。以注冊制改革為龍頭,帶動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是市場推進全面深改的基本方略。
實施發行注冊制,要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干預。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發行人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為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提供依據。
實施注冊制改革的過程,也是將核準制下發行條件中可以由投資者判斷的事項轉化為信息披露要求,完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有效性、可讀性,進一步明確信息披露主體責任的過程;完善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試點安排,重點在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進信息披露更加簡明清晰、通俗易懂。
其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一環。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上市公司既是主力軍,又是領跑者、排頭兵。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050余家,市值約74萬億元,涵蓋國民經濟90個行業大類。同時,也應看到,上市公司質量和發展水平距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還存在一定差距。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出全面系統、有針對性的部署安排。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一環。一方面,以提升透明度為目標,優化信息披露規則體系,能夠督促上市公司、股東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信息,這有利于強化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能力,提升其規范、誠信經營水平。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信息披露編報等規則,將促進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提升;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也應更加簡明清晰、通俗易懂。
再者,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落實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改革的重要抓手。
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需要從投融資兩端著手,著力提升為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服務水平和保護水平。完善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是其中的重點內容。
資本市場是一個信息市場,保護、服務中小投資者,首先要保證其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得信息,并基于真實信息作出自主判斷。除強化信息披露要求、明確主體責任、提升中小投資者獲取資本市場信息的便利性和及時性外,進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標準,優化信息披露內容,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也是應當著力施策、久久為功的重要工作。
另外,要進一步完善投資者權利行使、保障和救濟的制度機制,如加快推動我國證券市場代表人訴訟制度落地,進一步優化各板塊投資者適當性要求,落實欺詐發行股票責令回購制度等,全方位為投資者行權維權保駕護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