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03:04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孫憲超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豪森股份是一家智能生產線和智能設備集成供應商,主要從事智能生產線的規劃、研發、設計、裝配、調試集成、銷售、服務和交鑰匙工程等。...
大連轄區將迎來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按照大連豪森設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森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預計時間表,該公司將于10月23日進行初步詢價,10月28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11月上旬有望正式掛牌上市。
細分行業居國內領先地位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豪森股份是一家智能生產線和智能設備集成供應商,主要從事智能生產線的規劃、研發、設計、裝配、調試集成、銷售、服務和交鑰匙工程等。
一直以來,豪森股份深耕于汽車智能生產線領域,在汽車發動機智能裝配線和變速箱智能裝配線等動力總成領域居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在服務傳統燃油汽車的基礎上逐步開拓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在混合動力變速箱智能裝配線、動力鋰電池智能生產線、氫燃料電池智能生產線以及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智能生產線等細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悉,豪森股份在智能生產線領域的技術積累和沉淀結合下游客戶的具體工藝需求,可以大大擴展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和范圍。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公司獲得了國內外一流客戶的認可,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通用、采埃孚、北京奔馳、長安福特、特斯拉、華晨寶馬、標致雪鐵龍、康明斯、格特拉克、卡特彼勒、上汽集團、一汽大眾和盛瑞傳動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豪森股份多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核心技術掌握水平,與上汽通用、卡特彼勒、康明斯和華晨寶馬等合資公司或跨國公司進行產品設計和裝配線設計的同步工程,使公司對裝配線的設計理念有了很大轉變和提升,技術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
進口替代的優秀代表
豪森股份所服務的客戶主要為國內外一線汽車整車廠商和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商,下游客戶對智能制造設備提出極高的要求。基于先發優勢,我國汽車高端裝備市場長期被大型外資制造商占有,這使我國智能制造業對外依存度很高。
對于發動機、變速箱等汽車核心部件的智能制造裝備,豪森股份面對的競爭對手主要為柯馬、蒂森克虜伯等國際制造商,公司也是國內少有的可以與國際廠商在高端市場進行競爭的企業。
隨著豪森股份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動力總成智能裝備領域,我國的對外依存度也不斷降低,智能制造業的進口替代效應越發凸顯,豪森股份成為我國制造業國際地位提升過程中的優秀代表企業。
目前,豪森股份擁有研發設計人員610人,專利79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68項,軟件著作權78項,并掌握大量應用于產品的核心技術。例如,智能柔性裝配單元技術,可以應用在發動機裝配線、變速箱裝配線、混合動力變速箱裝配線、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智能生產線的關鍵工位設備中,可以完成傳統3~5條裝配線所承擔的客戶產品。MES系統,可以應用于公司各類生產線的生產管理,滿足客戶在智能設備、智能產線、智能車間、數字化工廠等方面的需求。
IPO募資開拓新能源汽車領域
據了解,本次豪森股份IPO募資擬用于新能源汽車用智能裝備生產線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專項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近年來,在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換時期,我國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這一歷史機遇,采用“彎道超車”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新能源汽車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較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逐年升高。但相比整個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仍處于發展初期,以2019年為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我國汽車產銷量的比例分別為4.83%和4.68%,截至2020年6月30日,豪森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在手訂單達 71,527.93萬元,占在手訂單總金額的32.12%,相比2019年在手訂單金額有較大上升,未來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豪森股份充分利用這一歷史機遇期,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所用的“電池芯、燃料電池、汽車電機”所需材料、零部件產品技術發展情況,以及市場需求情況;尋找這些材料、零部件產品/工藝技術資源,利用公司在汽車業的客戶資源,深度發展有新業務價值的客戶關系,選擇合理的時機,通過與汽車廠、產品技術方等多方合作,進入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產業。
需要指出的是,氫燃料汽車目前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廣闊,豪森股份為最早發力氫燃料汽車裝備的設備供應商之一,無論是關鍵設備的研發制造水平還是產線的工藝規劃能力,公司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獲得加拿大巴拉德、上海捷氫、新源動力和濰柴動力等行業領先客戶的認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