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09:3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韓遠飛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國內多條火箭、衛星生產線紛紛上馬,商業航天產業化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近期,國內多條火箭、衛星生產線紛紛上馬,商業航天產業化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10月19日,記者從武漢火箭產業園方面獲悉,目前該項目建設已全部完成,具備投產條件。其中,數字化生產線已于今年5月完成驗收,輔助廠房項目預計于2020年底具備使用條件。
武漢火箭產業園主要負責“快舟”系列火箭的生產。該系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是世界首個星箭一體小型運載火箭,是我國商業航天發射的重要載體。武漢火箭產業園于2017年5月啟動建設,占地450畝,包括安裝測試廠房、綜合廠房、綜合樓、動力站等建筑。火箭產業園投產后,將年產20發火箭。
此外,根據后續發展需要,目前該項目已啟動總裝總調中心(一期)補充條件項目建設工作,補充條件項目將建設1萬平方米的輔助廠房及數字化生產線一條,主要用于“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發射及測試車輛的維修、保養,部分關鍵產品試驗以及產品倉儲等。
除了“快舟”產業園,近期,國內多條火箭、衛星生產線也傳出了新動向。10月9日,中科宇航就發布消息,由其建設的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已落戶廣州市南沙區。該基地占地600畝,首期將于2022年正式投產,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
中科宇航由中科院力學所、中科院空天飛行科技中心的核心技術團隊于2018年發起成立,主要進行火箭研發和航天發射服務。中科宇航董事長楊毅強透露,中科宇航已簽署合計近百發火箭的發射意向協議,目前正研制首型1.5噸級運載火箭。
衛星生產方面,民營衛星研發公司銀河航天于10月初發布消息,公司將在南通開工建設衛星互聯網產業示范項目,建成后衛星的年產量將達到300至500顆。據悉,銀河航天是我國商業航天和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其自主研制的銀河航天首發星,不僅是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到24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由民營公司生產的唯一的寬帶互聯網衛星。
此外,去年4月份開工的武漢衛星產業園一期工程也積極推進,目前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下個月將迎來設備進場調試,2021年一季度項目有望建設完成,具備投產條件。武漢衛星產業園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下屬企業投資建設,將打造全國首條衛星批量化生產線,具備年產百顆衛星的生產能力。
隨著國內商業航天大潮的興起,航天產業的布局有望向全國拓展。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吳杰表示,“快舟”產業園每年20發的產量,會加速火箭、衛星、遙感、航天材料、測控等航天產業上下游鏈條在武漢加速聚集,意義重大。廣州市南沙區常務副區長謝明也表示,中科宇航項目的落戶,有望牽引導入一批上下游關聯產業,為南沙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商業航天的發展,也將推動航天人才的培養。吳杰認為,“快舟”在武漢的產業布局有望推動周邊高校航空航天科研和人才的培養。武漢大學遙感測繪團隊便與“快舟”產業園進行了深度合作。
一位航天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火箭、衛星生產線的建設既需要技術實力,更需要資金的支持,近期多條火箭、衛星生產線紛紛上馬,部分商業航天企業嶄露頭角,并贏得市場認可,說明我國商業航天的市場氛圍也已經形成,這對于我國商業航天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