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10:3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以貸轉存和存貸掛鉤通過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或以存款作為審批和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可以留住客戶存款,緩解銀行存款壓力,但此類行為無疑增加了貸款...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因涉及以貸轉存、存貸掛鉤等行為領到監管罰單。業內專家認為,以貸轉存、存貸掛鉤實際上增加了貸款客戶的成本,小微企業負擔會更大,銀行需加快完善內部治理制度,減少此類情況發生。
多家銀行被罰
江蘇銀保監局日前發布的罰單顯示,渤海銀行蘇州分行、南京分行被合計罰款195萬元,案由均涉及存在存貸掛鉤行為。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網站已披露多張涉及存貸掛鉤、以貸轉存等行為的罰單。
三明銀保監分局9月披露的罰單顯示,福建海峽銀行三明分行因以貸轉存虛增存貸款等案由被罰190萬元;深圳銀保監局8月披露的罰單顯示,珠海華潤銀行深圳分行因小微金融“拇指貸”業務存貸掛鉤被罰30萬元;江蘇銀保監局7月披露的罰單顯示,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因貸款資金回流用于質押開立銀行承兌匯票,存在存貸掛鉤行為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被處以95萬元罰款。
為何存貸掛鉤、以貸轉存等現象屢禁不止?專家認為,部分銀行或是出于應對考核的壓力。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一方面是傳統的監管考核,雖然相關考核指標已經取消,但銀行也會根據自身經營和風險管控來進行調整;另一方面是銀行對分支機構存款業務拓展的考核。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類似案由多發的重要原因是銀行負債壓力上升,尤其部分競爭力相對弱的區域中小銀行更有動力通過這種方式增加負債;更深層次原因在于國內銀行普遍對傳統的“以存定貸”業務模式依賴嚴重。
加大監管力度
業內人士指出,以貸轉存和存貸掛鉤通過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或以存款作為審批和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可以留住客戶存款,緩解銀行存款壓力,但此類行為無疑增加了貸款企業的資金成本,尤其對小微企業來說負擔會更大。
事實上,監管部門整治此類現象決心非常明確。銀保監會此前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切實鞏固減負清費工作成果,嚴禁在小微企業融資中違規收費,或通過借貸搭售、轉嫁成本、存貸掛鉤等行為變相抬高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周茂華認為,以貸轉存、存貸掛鉤問題,虛增銀行存款,實際增加了貸款客戶的成本,不利于實體經濟發展。對于監管層來說,需要加強監管,堅決遏制此類案由,引導金融機構合規經營,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從中長期發展看,一方面,銀行需要加快完善內部治理制度,增強風控風險,從渠道、產品、服務、客戶、營銷等多環節入手,提升銀行總行負債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引導銀行轉向高質量發展,相對于規模擴張,更注重經營質量提升,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輕資產業務比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