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07:17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孫耀琦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雖然此次收購中,嘉悅新能源的交易價格溢價并不高,但該公司虧損金額卻隨著收入增加而大幅飆升。此筆交易,對聆達股份來說,禍福難料。...
《電鰻財經》 孫耀琦/文
近幾年業績陷入泥潭的聆達股份(300125.SZ),實控人在今年開始變更。在王正育于7月13日成為公司新的實控人不足3個月內,聆達股份就火速推出擬收購嘉悅新能源70%股權的重組交易方案。
《電鰻財經》注意到,雖然此次收購中,嘉悅新能源的交易價格溢價并不高,但該公司虧損金額卻隨著收入增加而大幅飆升。此筆交易,對聆達股份來說,禍福難料。
標的資產收入越高虧損越大
9月28日,聆達股份發布《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簡稱草案),公司擬以現金2.87億元購買正海嘉悅持有的嘉悅新能源70%股權。根據交易各方談判結果,聆達股份支付收購資金后,其中2.8億元將最終轉為正海嘉悅優先級有限合伙人金園資產對嘉悅新能源的借款。本次交易完成后,嘉悅新能源將成為聆達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根據致同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嘉悅新能源經審計的凈資產為3.71億元。經交易雙方在評估值基礎上協商一致,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作價2.87億元,較嘉悅新能源70%股權對應的賬面凈資產溢價2760.45萬元,溢價率10.64%。
從溢價率來看,此次嘉悅新能源股權溢價并不高。
2019年末,聆達股份資產總額為12.33億元,同期嘉悅新能源資產總額為8.16億元,購買的資產總額占聆達股份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的比例為66.15%,超過50%。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不構成借殼上市。
2020年8月26日,聆達股份向正海嘉悅支付定金4000萬元,在股權收購協議生效后,自動轉為聆達股份支付的股權轉讓價款。在嘉悅新能源70%股權交割完畢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聆達股份向雙方共同監管的正海嘉悅銀行賬戶內一次性劃轉標的股權的剩余轉讓對價2.47億元。正海嘉悅收到股權轉讓價款后的當日,應向嘉悅新能源提供借款2.8億元。
聆達股份稱,通過收購嘉悅新能源股份,公司將切入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制造業務,獲得晶硅太陽能電池片規模化的生產能力,提高公司在光伏領域的競爭優勢。
自設立以來,嘉悅新能源發展迅速,已投產的一期高效晶硅光伏電池片生產線使嘉悅新能源具備了2GW以上的電池片年產能,主營業務收入大幅提升,經營規模也快速擴大。
2019年,嘉悅新能源主營業務收入7511.37萬元,占比99.84%。2020年上半年,嘉悅新能源主營業務收入飆升到4.5億元,占比99.57%。
《電鰻財經》注意到,嘉悅新能源PERC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2019年銷量為1801.50萬片,今年上半年銷量升至11325.06萬片,但產能利用率從98.55%降至71.85%。
《草案》解釋稱,嘉悅新能源PERC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產能、銷量在2020年1-6月大幅增長,主要系嘉悅新能源于2020年上半年完工投產5條生產線所致。
《電鰻財經》觀察到,2019年度,嘉悅新能源PERC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產品平均銷售單價為4.17元/片,降至2020年上半年為3.98元/片。主要系2020年上半年硅片的市場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傳導至下游的太陽能電池片銷售價格的下降。
雖然嘉悅新能源收入在2020年上半年大幅增長,但虧損金額也在進一步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0.75億元,2020年上半年,收入增至4.52億元。但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虧損1950.67萬元,相對于2019年的992.83萬元,虧損幅度進大幅增加。
業績低迷
于2010年登陸創業板的聆達股份,實際控制人在2020年7月前為劉振東。劉振東自入主公司以來,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未見起色,意圖轉讓公司控股權;王正育通過間接收購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20年7月4日,聆達股份原實際控制人劉振東、控股股東杭州光恒昱的原合伙人廈門追日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廈門熙旺發展有限公司與王正育、王妙琪兩位自然人簽訂了《合伙企業份額轉讓協議》,約定王正育、王妙琪以合計7.71億元受讓廈門追日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廈門熙旺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光恒昱全部合伙份額。2020年7月13日,杭州光恒昱完成上述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聆達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王正育。
聆達股份主營業務涉及多個領域,主要包括光伏發電、余熱發電、裸眼3D業務,但收入規模均較小,2019年度上述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67%、33.35%、16.97%。
2018年至2019年,聆達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52億元、1.1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668.85萬元、1613.97萬元。
2020年上半年,聆達股份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9.64%至3400.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下滑127.47%至虧損912.99萬元。
聆達股份稱,上半年格爾木當地陰雨及多云天氣較多,同時青海地區限電情況仍然嚴峻,整體對該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及發電收入有較大影響。
《電鰻財經》注意到,2017年至2018年,聆達股份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74億元、941.65萬元,2019年盈利443.42萬元,公司主業盈利能力低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