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3 08:5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是知乎上一個討論很熱的話題,答案五花八門,但總結起來是當然有用,益生菌是滋潤腸胃的有益菌種。
這是知乎上一個討論很熱的話題,答案五花八門,但總結起來是當然有用,益生菌是滋潤腸胃的有益菌種。
但如果將萬色+益生菌兩個關鍵詞疊加搜索,就會得到一個特別分裂的答案:愛它的人瘋狂安利萬色益益生菌產品,分析種種使用效果;反對它的人直接冠以直銷、洗腦、無效果等標簽,一時難以讓人判斷萬色益這款益生菌產品到底是好還是壞。
這是微商產品的常見爭議,對一款微商產品分成愛恨截然對立的兩個陣營,相互抵制對方的觀點,但是這并不妨礙廠家掙錢。
如今微商萬色城,主打益生菌保健品和萬色水母美容產品的商家赴港IPO,根據披露出來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71億元,凈利潤493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54%、493.98%。
主賣保健和美容產品,曾與巨人集團起糾紛
如果沒有聽過萬色城這家公司,你或許在朋友圈見到過其產品的身影:萬色益+和萬色水母。
根據產品官網介紹,萬色益+旗下產品主要有兒童益生菌、全家益生菌和女性益生菌粉等產品,兒童食用可以增強抵抗力、抗敏護腸胃;女性食用可以護顏美肌、調理身體,是一種典型的保健用品。
2018年上半年萬色城保健品銷售額5099.7萬元,占商品銷售總額1.07億元的47.36%,是其占比第一的銷售產品。
根據宣傳顯示,萬色益所使用的益生菌種來自于杜邦,這一全球著名的美國益生菌生產廠家,也是中國最大的益生菌原材料供應商,2018年上半年萬色城從杜邦的采購額達到總采購額的42.9%,形成高度依賴的關系。
而萬色水母實質上是美容產品,主打類膠原蛋白,有面膜、水乳等多種產品,售價大多在300元以下,價格上比較親民,但也有超過一千以上的中高端產品。
萬色水母目前已經推出2代產品,第一代已經從2018年退出市場,根據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萬色水母2代銷售額為2651.8萬元,占商品銷售總額1.07億元的24.63%。
有意思的是,萬色水母的原供應商是巨人集團。2016年上半年萬色城發現萬色水母一代的供應商巨人集團違反了合同規定,使用其配方生產其他產品,因而終止合作,對當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招股書資料顯示,2015年萬色城美容類產品的收益為2.69億元,2016年銳減至7780萬元,下降超過70%。
50%返利、4.6萬培訓費、社交傳播……萬色城商業模式惹爭議
招股書資料顯示,萬色城自稱是S2B2C模式,早期主要依靠微信社交關系售賣產品,每一個消費者只需要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成為店主,在萬色城擁有一個虛擬店面,每賣出一件產品都可以拿到高達銷售額45%-50%的返利優惠券。
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萬色城網店實現收入2.13億元,占總收入2.76億元的77.17%,仍然為萬色城最主要的收入。
不過隨著微信紅利的消失等復雜因素,萬色城的網店正在逐漸顯現疲態。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新注冊的網店數量為4153、3979和2340個,呈現直線下降趨勢,2018年上半年僅為124個。
后期發展成實體店主,只要購買超過1萬元的商品就可以自動成為實體店主,6個月內累計購買超過3萬的商品或者一次性購買1萬元的商品就可以維持實體店主的身份,享受40%的優惠返現,否則就會降級。
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實體店實現收入5288.2萬元,占總收入2.76億元的19.1%,為萬色城第二大收入來源,不過實體店呈現和網店同樣的命運,即新注冊數量減少,2018年上半年為5671個,相比于2017年全年2.03萬個還是有很大差距。
萬色城的微商模式一直以來就有傳銷的爭議,不僅在于其利用社交媒體裂變式傳播、高額返現等,還在于其提供大量的培訓,每一個新店主都需要高額的費用,接受供應鏈、銷售技巧等全方位培訓,。
招股書顯示,萬色城旗下有兩塊業務,除了萬色城電商,另一塊就是萬色城商學院,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完成入門教學的網商數量為2030個,這一數字2017年全年為4713個。
學員的培訓費用高得有些嚇人,2016年的時候每人只需繳納3.68萬元,2017年學費上漲到3.8萬元,待到2018年進一步上漲到4.6萬元。
但是萬色城自己并不承認外界的傳銷指責,根據招股書資料顯示,萬色城目前被工商部門認定為非傳銷/直銷商業模式,但是因為社交電商屬于新興業務,法律上不明確,萬色城亦承認有被認定為傳銷/直銷的可能性。(文/公司觀察)
責任編輯:凌先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