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8:5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迷你基金”數量也呈現擴容態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數量仍有710只,較去年末增長了1414%,而這些基金遲早也將面臨清盤命運。
上半年250只基金清盤 超700只基金資產凈值面臨考驗基金清盤潮還在持續,“迷你基金”正加速離場。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今年以來進入清算程序的基金高達250只,已超過過去4年來(2014年-2017年)清盤數總和246只,創歷史新紀錄。
“迷你基金”數量也呈現擴容態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數量仍有710只,較去年末增長了14.14%,而這些基金遲早也將面臨清盤命運。
清盤總數超過去四年之和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9日,已經完成清盤的基金達到250只。具體來看,完成基金清盤程序的基金公司達到46家,有5家旗下清盤的基金數量在10只以上,甚至有3家超過15只,最多的基金公司旗下有25只基金清盤。
從產品類型上來看,混合型基金清盤數量最多,有127只;其次是債券型基金,有102只;此外,股票型基金有12只清盤,貨基有7只清盤,QDII有2只清盤。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從產品存續時間上來看,大多數基金存續時間不足3年,甚至有部分基金3-4個月就清盤,信誠經典優債在今年所有清盤基金中存續時間最長,成立時間為2009年3月,清盤時間為2018年3月,存續時間長達9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內這批已經清盤的產品中,有不少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名字僅僅只是一字之差,這些基金產品就好似“孿生兄弟”一樣,共同存亡。比如,招商豐睿、招商豐享、招商豐樂、招商豐達,民生加銀鑫智、民生加銀鑫盈、民生加銀鑫興、民生加銀鑫信等。
去年年報顯示,這些一字之差的清盤基金產品均有一個共同特征:機構持有比例均在90%以上,且多數發生在銀行系公募。業內人士分析稱,伴隨著監管的趨嚴,大部分銀行選擇撤走委外資金,這對銀行系公募也造成了一定影響,不再是僅僅依靠銀行就能穩住地位。
若將時間拉長來看,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各年度清盤基金數量分別為6只、55只、35只、150只,合計246只。而2018年僅上半年清盤數量就達到250只,超過前四年清盤基金數量總和。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市場的持續低迷,新發基金難度加大以及委外機構的撤資,未來或將會有更多基金清盤。
多重因素促成清盤
去年3月,證監會下發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為部分“爆款”機構委外定制基金降溫。隨即,新發行的機構委外定制基金數量、規模雙雙下滑,存量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屢遭贖回,委外機構定制基金扎堆清盤,根據證監會基金募集申請表,多只基金產品擬轉型。
通常會有三種因素促使基金進入清盤程序,分別是合同到期、監管要求轉型、未達到存續條件。而未達到存續條件的基金即為“迷你基”。根據我國基金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3萬億元,不過,去除貨幣基金后的基金總規模只有5.11萬億元,基金總數為4804只(不含貨基數量),平均每只基金的規模為10.63億元。
滬上某中小型公募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當前,很多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會選擇挑大型公募機構和規模較大的產品,而這也令多數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規模面臨巨大壓力。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清盤基金主要是委外機構定制基金,由于委外機構定制基金不會面向個人投資者開售,正常情況下不會對個人投資者造成很大影響。為了盡量保護投資者利益,基金公司一般會跟即將發生贖回行為的機構協商,減少對未贖回投資者的損失,但監管方面沒有明文規定。另外,委外資金有自身的考慮,其撤資原因一方面出于對收益過少的考慮;另一方面在每年兌現利潤之后就會撤資,這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操作。
還有710只“迷你基”
記者統計發現,“迷你基金”的數量仍在繼續擴容。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仍有710只基金(不含未披露資產凈值規模的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元清盤紅線,這些基金接下來仍面臨著清盤風險,相比較去年四季度的622只而言,增長了14.14%。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末規模小于2000萬元的基金達到353只,其中,金信多策略精選、長信量化優選等基金規模更是小于150萬元。此外,混合型基金更是處在重災區,在基金總規模小于5000萬元前20名單中,有13只為混合型基金,占比超七成。
華北一家大型公募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通常規模在2000萬至5000萬元之間的“迷你基”可能還會被基金公司自身融入資金“拯救”一把,不過規模在2000萬元以下的“小微基”最終的命運只能走向清盤。一旦基金被判斷要清盤,其基金凈值在發布清盤提醒公告前就不會變化,同時基金公司會召開持有人大會商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