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因美業績變臉事件仍在發酵。千呼萬喚,貝因美終于在新年后第一天完整回答了深交所1月前的問詢,承認內控失守,也讓公司一系列財務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董事為何頻對公司公告出具“不保真”意見?超過7000萬資金何以從控股股東子公司打給經銷商,轉給上市公司,短期又退回?與控股股東下屬公司的關聯交易為何超出審批額度,并支付超過批準額度的預付款?
內控失守
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貝因美(002570.SZ)對公司全年的業績預測從虧損3.5億-5億,突然擴大到虧損8億-10億,連一眾董事都懵了。在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4名董事表示無法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
在新近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貝因美表示,公司為董事提供信息反復和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四季度管理層為了避免虧損,除了提升營收外,還在資產出售以及爭取補貼等方面設法,但未達預期,直接導致了業績修正。
為何4名董事對業績修正預告提出了“不保真”的意見?貝因美表示,是因為董事所需的一些資料,公司尚未提供。
在回復深交所的詢問函中,貝因美也承認公司在關聯交易管控、應收賬款催收管理等方便可能存在內部控制缺陷。
而在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專項說明中,則明確表示通過初步審計,發現貝因美在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方便存在4大缺陷,且隨時審計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有可能發現新的內部控制缺陷。
不只是在業績修正公告中4位董事出具了“不保真”意見,在今年1月的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這4位董事也對子公司杭州豆逗的資產出售提出了明確反對意見。
這筆1.6億的資產出售,反對的董事認為,該資產價值或被低估、未來可能的收益分成也存在很大的履約難度等。
簡單來說,該筆閑置資產可以考慮出售,但管理層提出的出售方案不可行。
代表二股東恒天然利益的董事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在討論該項資產出售議案時更是提出,董事多次要求公司提供2018年業務計劃及預算、現金流和外部融資能力分析等信息,但公司始終未提供。
董事頻投“反對票”,也讓深交所懷疑公司董事會是否存在嚴重分歧。對此,貝因美回復稱“不存在嚴重分歧”。
財務問題頻發
公司內控失守,也讓貝因美財務問題頻發,目前已知的兩項重要財務問題都直指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
問題1:向關聯方下達采購訂單超過審批額度,并支付了超過批準額度的預付款。
2017年,貝因美與貝因美集團子公司杭州比因美特、寧波媽媽購批準的關聯交易額度分別都是5850萬元。
去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向兩家公司下達訂單金額均超過了8000萬元,并據此預付了全部資金,給兩家公司的預付金超過實際采購額共計1.06億元。
之后,貝因美公司取消了超過額度的訂單收回了資金,并收取了資金占用費。
為何發生此類怪相?貝因美承認,公司關聯交易流程管控不嚴,信息傳導有效性不足,部分崗位關聯交易認知度不高……作為一家上市7年的公司,一句認知不足實難解釋。
而另一項財務問題,更顯詭異。
問題2:2017年9月,貝因美收到庫爾勒明輝商貿等16家公司的7163萬元,又于10月和12月退回。
經查,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子公司杭州宏盛裕恒實業在9月給明輝商貿等16家公司支付7163萬元,10月和12月,16家公司又將這筆錢原數退回。
資金就這樣在宏盛裕恒實業、明輝商貿等16家公司、貝因美之間空轉了一圈,并沒有發生實質交易,貝因美就將這筆錢計入到了預收賬款中。
貝因美解釋,公司應收賬款的回收壓力較大,銷售部門將客戶欠款集中轉讓給代理商,并協商控股股東給代理商提供金融支持,由代理商償還公司欠款。
三季報審議期間,董事會認為該行為缺乏交易的商業實質,建議管理層核實后謹慎處理。管理層迅速核實后,三季報將該等款項作預收賬款處理,并與代理商溝通后,將涉及金額7163萬退還。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