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券商積極謀求基金投顧試點資格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基金而言,券商擁有更多網點和更緊密的客戶關系,開展基金投顧試點具有一定的優勢,獲取該業務資格,有助券商更好進行財富管理轉型。
頭部基金公司準備就緒 只等公募MOM開閘放行
“首先要對管理人有充分的了解。”易方達基金多資產投資部總經理助理馮蕾表示,一個完備的管理人庫是運營MOM產品的基礎。
三大增量資金齊發力 明年或迎萬億級“活水”
此外,雖然A股被納入MSCI比例繼續提升需要時間,導致海外被動型增量資金流入有限,但明年北向資金的凈流入規模仍有望達到3000億元。
集合申購機制呼之欲出 ETF再迎重磅創新
ETF集合申購是指ETF上市后,在不損害原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定期允許多個投資者用單個或多個成分券申購ETF份額。
新能驅動 指創未來 平安基金、平安產險舉辦“新能車特工大會”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各國堅定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該行業的中長期成長潛力逐漸顯現。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針對新能源汽車銷售出臺了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支持措施,將助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中信保誠基金12月債市策略:利率債窄幅震蕩 信用債控制久期下沉城投資質
基建投資在政策支持下仍存一定改善空間,建安投資仍有一定支撐,制造業投資平穩,預計整體投資增速短暫企穩。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兩手準備
盡管穩增長預期提升,但市場對偏寬松的貨幣政策有期待,國內債市收益率持平,銀行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報3.17%。
新基金低倉位錯失機會 業績平平跑輸大盤
次新基金在建倉期以低倉位運行,在結構性行情突出的情況下,新基金若不能踏準市場節奏,很難取得滿意的收益。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本輪醫藥板塊的調整源于醫保局在第二輪帶量采購中加入了兩個自費藥品,同時地方也開始逐步探索自己新的招采方式,很多人開始擔心醫藥是否又重新進入“雙信封”時代,劣幣驅逐良幣是否又會發生。
聚焦責任投資 南方基金戰略支持“資本市場開放和ESG本地化”論壇
對上市公司進行ESG評分以后,得分較低的或者受限制的行業直接在投資里面剔除掉。二是正面篩選。
人保資產旗下基金一天暴跌超6% 疑似踩雷方正債券
很多看官會覺得公募基金憑借其完備的信評體系躲過一劫的時候,不過愛基進一步探究發現,有一家公司的多只債券基金可能“踩了雷”。
科創板打新收益下降 迷你基金重啟大額申購
為避免攤薄收益,不少迷你基金限制大額申購。不過,隨著科創板打新收益下降,業內人士透露,機構資金開始撤離,部分迷你基金重新放開大額申購。
前十產品收益率門檻高達244% 私募青睞四大機會
來自國內獨立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以來A股市場先揚后抑、主要股指年內漲幅均達到約20%至30%的背景下,股票私募的頭部贏家,仍有不少實現翻倍以上的收益率。
博時基金江向陽:強調社會責任有助于增強基金業績表現
傳統的財務類評估指標體系主要是對公司經營業績結果的一個評價,但對企業如何取得這個結果的過程的評估涉及較少。
降息潮下中國債市配置價值凸顯 諾安優化收益年內收益勇奪同類冠軍
從績優基金情況來看,對于債券基金前三季度業績來說,選對“賽道”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