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新觀察 | 百億級私募持倉曝光 復蘇受益板塊成重點布局方向
伴隨上市公司年報的密集披露,百億級私募去年四季度以來的調倉動向浮出水面。
中小VC艱難求生 數萬億“僵尸基金”進退兩難
全球市場對科創企業的估值都在下調。Wind數據顯示,自2022年1月以來至今年3月22日,恒生科技指數累計跌幅達到29.3%,領跌全球指數,納指累計跌幅24.19%。...
紅線邊緣反復試探 蔡嵩松“卡點”減持暗藏玄機
當持倉個股遇到交易限制或停牌的情況無法賣出,可能會導致基金突破10%持股比例限制。但當這一限制解除時,基金管理人需要立即調整。于是就有了蔡嵩松3月9日開始的一系列減...
優勝劣汰趨勢顯現 “迷你基”分化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還有一批基金近期公告稱,由于基金資產凈值過低,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實際上,如果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基金合同規定的金額,該產品或也將面臨...
揭秘量化私募“灰色”操作:搭載公募“順風車”通道業務暗流涌動
私募買公募ETF大多源于策略的配置需求,部分量化私募也存在配置型的產品,但大多數情況下,由于量化私募策略更為靈活且超額收益表現相對亮眼,因此量化私募沒有必要買公募...
年內公募基金清盤潮再涌,中型公司塞翁失馬,小型公司舉步維艱
相關統計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內地公募行業清盤的基金數量已經達到了61只,這一數字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大約94%。從清盤的原因來看,占比絕大多數的是經持有人大會表決...
爆款基難掌控 類指數投資何以“偏向虎山行”
當基金經理管理資金逐步從1億、10億、50億到100億、200億變化時,多位基金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坦承了這樣一個問題:策略容量逐漸失效。...
基金人事疑云四起!投資者懵了 誰來為投資者負責?
基金經理的“閃電離任”也讓投資者無所適從。從過去幾個月以來情況看,多只基金成立不久,甚至只有幾天時間,基金經理就發生了變更。...
重倉股遇挫 多只新能源基金周內跌逾5%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周內申萬一級電力設備行業指數下跌5.90%,跌幅位列31個申萬一級行業首位。從相關個股來看,固德威、晶科能源、陽光電源、禾邁股份等35只個股周...
中字頭股狂歡!3月以來54位基金經理離任涉及到124只產品
從對中國增長目標以及人口、就業等的描述看,金融會發揮積極作用,但不會大水漫灌,充分激發市場和企業家的力量是大勢所趨...
信創主題再“吸睛”,央企主題指數ETF產品或再引發行業“內卷”
西安郵電大學新型半導體器件與材料重點實驗室的陳海峰教授團隊成功在8英寸硅片上制備出高質量的氧化鎵外延片,這一成果標志著該校在超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首批基金年報出爐 知名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曝光
該產品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其“隱形”重倉股包括江特電機、長盈精密、鹽湖股份、安恒信息、艾為電子、川發龍蟒、中新賽克等。...
震蕩市動作頻頻 基金公司加大“攬客”力度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9日,3月以來,20多只基金宣布增設C類份額,涉及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銀華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爆款基”規模太大難掌控 類指數投資成標準操作?
實際上,不少因為業績好而規模急劇擴大的基金,業內人士稱為“爆款基”,也遭遇此類問題。
國泰君安:超預期降準的三點理解 對沖流動性波動
經濟修復逐漸從消費、出行向開工鏈、制造業擴散,基建仍是短期最確定的抓手,現代化產業體系仍存在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