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開門紅 新能源車開啟“加速跑”模式
1月并非國內車市的傳統銷售旺季,加上汽車消費政策切換、年底車企集中促銷提前透支市場等因素影響,車市取得開門紅并非易事。而市場的實際表現,讓業內用“淡季不淡”來概...
特斯拉年底推無人駕駛出租車?專家:技術還不成熟
在技術開發商中,特斯拉并不是唯一對監管規定感到不滿的公司。庫普曼主張制定行業標準,以保護公眾。但特斯拉正在挑戰極限,將客戶用作測試人員,而不是像競爭對手那樣使用...
1月SUV現回暖趨勢 自主、德系高檔、日系"三分天下"
2021年的亞軍得主長安CS75,在2022年伊始依舊保持著對哈弗H6的壓迫力,1月共售出32122輛,距離頭名僅差1196輛。不過,1月SUV銷量冠亞軍車型同比下滑幅度皆超過20%,仍有向...
戈恩:雷諾日產變得弱小而脆弱
LucadeMeo將雷諾的復興押注于‘價值高于銷量’的戰略,這固然很好,但戰略只占5%,而行動和結果占95%。但現在的事實是,承諾很多但結果很平庸。...
中消協:春節期間高速擁堵、充電難再成“槽點”
因遭遇事故堵車無法按時駛出高速,卻被全程收費的輿情“吐槽”,說明現行收費與免費的機制規則,還缺乏對突發狀況的動態識別與及時應對,缺乏更加精準與合理、更具善意與溫...
特斯拉今年不出新車?中國造車新勢力或迎追趕良機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有200家獲得認證的裝配商正在這個市場上競爭,預計到2030年,中國道路上每5輛新車中就有3輛將完全是電動汽車。...
安永:到2035年歐洲需建6500萬個充電樁 車樁比2:1
此次擴建公共充電樁需要資金約620億美元,另外還需要720億美元來安裝剩余的5600萬個家用充電樁。“提前建造數量充足的充電樁所花費的成本,遠比未來發現數量不足時要低得多...
躍躍御市:"自主三強"開局領跑,"潛力股"新賽道搶跑
展望2022年全年,吉利、長城以及比亞迪均設置了明確的銷量目標,分別為165萬輛、190萬輛、120萬輛。以2021年銷量作為參照,如果比亞迪今年如期完成銷量目標,其將有望沖破...
韓國監管機構調查特斯拉,稱其夸大電池續航里程
2月15日,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的一名官員表示,該機構正在調查特斯拉夸大其電池性能的指控。在一份報告中,該機構稱特斯拉夸大了Model3等部分車型的續航里程,違反了...
Uber與Waymo就自動駕駛技術訴訟案達成和解
Uber已經接近與谷歌就自動駕駛技術商業機密一案達成最終和解。Uber在2016年從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那里招募了明星工程師AnthonyLevandowski。...
美媒:電池關鍵材料價格飆升 電動汽車成本前景不明
制造電動汽車電池的金屬價格飆升,結束了10年來的價格下跌。此前電動車價格已跌至與汽油車相差無幾的地步。...
全球難題!芯片交貨周期逼近兩年
面對日益緊張的供求關系,芯片制造商開始采取“折中方案”,即優先保證高端芯片的供應,同時采取“變通”方式增加商用芯片的供應。...
供應鏈危機迫使豐田調低3月產量目標
此前豐田曾多次削減本財年的產量計劃。本財年開始時,豐田的產量目標為930萬輛,隨后由于芯片危機變得越來越嚴重,該公司將這一目標調低到了900萬輛。...
果鏈公司搶食新能源車蛋糕 立訊精密聯手奇瑞造車
2月11日晚,立訊精密公告稱,公司與奇瑞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與奇瑞新能源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此外,公司控股...
"吉利Smart"項目首款車型命名"#1" 車長達4290毫米
近日,吉利汽車與梅賽德斯-奔馳合資成立的SmartAutomobile首款車型曝光,新車被命名為“#1”。SmartAutomobile正努力將自己定位為一家總部位于中國,并在歐洲銷售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