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14:13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4年年度報告期內,妙可藍多營收同比減少8.99%,為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關于營收同比下降的原因,妙可藍多表示,主要因公司貿易產品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近日,妙可藍多公布了去年的成績單,實現營收約為48.44億元,圍繞“聚焦奶酪”戰略,奶酪業務同比增長6.92%;凈利潤大增89.16%至1.14億元,接近回到2022年水平。去年,對妙可藍多來說最重要的莫過于完成蒙牛奶酪業務整合,協同效應顯現,三大奶酪產品系列均實現正增長。不過,隨著Kiri、百吉福、安佳等外資奶酪品牌,奶酪博士等國產奶酪品牌不斷發力,妙可藍多或許還不能高枕無憂。
“聚焦奶酪”
3月22日,妙可藍多披露2024年經營數據,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8.44億元,同比減少8.99%;實現凈利潤約為1.14億元,同比增長89.16%。
分產品來看,報告期內,妙可藍多奶酪業務實現收入約為37.57億元,同比增長6.92%;貿易業務戰略性收縮,實現收入約為5.31億元,同比減少34.97%;液態奶業務實現收入約為4.01億元,與上一年基本持平。而從毛利率來看,三大業務板塊分別從上一年的35.43%、-0.94%、5.45%變為35.04%、2.76%、7.03%,整體呈改善趨勢。
這份財報的發布,意味著去年妙可藍多基本實現“聚焦奶酪”的總體戰略,奶酪業務穩中有進。2024年,妙可藍多完成蒙牛奶酪業務整合,協同效應顯現,三大奶酪產品系列均實現正增長。報告期內,妙可藍多即食營養系列實現收入約為20.5億元,同比增長3.19%;餐飲工業系列實現收入約為13.13億元,同比增長14.03%;家庭餐桌系列實現收入約為3.95億元,同比增長4.92%。
從財報還可以看出,去年妙可藍多凈利潤大增,一部分原因在于貿易業務收縮后成本大幅下降。乳制品貿易的材料成本從上一年的約8.13億元減少至約5.1億元,運費成本從上一年的約1113.35萬元減少至約579.87萬元。
此外,供應商的更替也為妙可藍多節省了成本。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中有一家為新增,主要為采購原輔料、代工產品等,采購金額約為1.75億元,占年度采購總額比例為5.83%。妙可藍多表示,上述新增供應商主要是考慮原輔材料逐漸國產化替代進口產品,達到降本增效的公司戰略目標。
作為一家以奶酪為核心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妙可藍多依托在產品、品牌、渠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在奶酪行業的市場占有率持續領先。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家庭樣組,在2024年中國奶酪品牌銷售額中,妙可藍多奶酪市場占有率超過37%,奶酪棒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穩居行業第一。另根據Euromonitor統計,中國奶酪零售市場品牌市場占有率中,2024年妙可藍多持續保持排名第一。
營收壓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12月全國乳制品產量為2961.8萬噸,產量基本穩定。然而,受消費環境的影響,乳制品市場出現了供需階段性失衡和消費需求不振的問題。根據2024年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奶業戰略發展重點課題研究報告》,2023年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干乳制品在奶類產品中的消費占比僅約為22.6%,總體消費水平仍較低。
2024年年度報告期內,妙可藍多營收同比減少8.99%,為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關于營收同比下降的原因,妙可藍多表示,主要因公司貿易產品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妙可藍多凈利潤大增來自兩方面,一是國內奶源價格大幅下降,妙可藍多成本減少,同時對恒天然等國外奶源采購下降;二是新品業務上市,整體表現較好,對凈利潤有明顯貢獻。不過,隨著國內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妙可藍多營收增長出現乏力”。
近年來,隨著Kiri、百吉福、安佳等外資奶酪品牌,奶酪博士等國產奶酪品牌不斷發力,妙可藍多也需要進行市場布局和產品創新,試圖鞏固其市場地位。
近日,法國乳品公司貝勒集團Bel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期內銷售額約為37.4億歐元,同比增長2.6%。其中,Kiri憑借甜心小酪等差異化產品在中國市場連續五年保持雙位數增長,2024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同時,Kiri通過布局高端超市、會員制商超及線上渠道,并推出莫吉托、白桃茉莉等新口味來強化市場地位。百吉福則曾與妙可藍多、伊利一起占據了2022年中國奶酪市場的60%份額。安佳也在中國有大量的忠實消費者。國內品牌方面,奶酪博士在2023年實現了近10億元營收,并在高端奶酪市場持續深耕。
面對市場競爭,妙可藍多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如奶酪小粒、鱈魚奶酪條等,嘗試從兒童奶酪向成人休閑零食領域延伸。
對于今年與蒙牛奶酪業務協同,如何進行市場布局和產品創新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妙可藍多發出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