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14:05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真實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其產品范圍覆蓋病毒感染、腫瘤及心腦血管疾病。根據兩份招股書數據,2020年-2021年、2022年前5個月、2023年-2024年,真實生物的...
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真實生物)近日在港交所二次遞表。
招股書顯示,真實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其產品范圍覆蓋病毒感染、腫瘤及心腦血管疾病。根據兩份招股書數據,2020年-2021年、2022年前5個月、2023年-2024年,真實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8萬元、137.6萬元、845.1萬元、3.44億元、2.38億元,對應虧損分別為1.51億元、1.97億元、2.18億元、7.84億元、4004萬元。
此次IPO,真實生物計劃將所募集資金投入核心產品阿茲夫定治療HIV感染、血液腫瘤和實體瘤的研發及商業化、阿茲夫定連同其他候選產品聯合療法的研發、治療HIV感染及若干腫瘤適應癥,其他候選藥物研發、建設研發平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管線進展緩慢
真實生物首次遞表為2022年8月,彼時其手握國內首款自研的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阿茲夫定。半年后,其招股書到期失效。
時隔兩年,真實生物再次遞表,但公司的唯一獲批產品仍為阿茲夫定。管線圖顯示,目前真實生物共有14條在研管線,較上次遞表增加了2條,其中阿茲夫定相關管線共6條。除阿茲夫定針對HIV感染和COVID-19已經獲批外,其余產品無一推進至II期臨床試驗階段。
資料顯示,阿茲夫定的獲批早在2022年7月,其并非產生于真實生物的實驗室,而是在2011年以4000萬元的價格從鄭州大學收購而來。此外,真實生物還從美泰寶收購CL-197、哆希替尼和MTB-1806等管線產品。
在管線進展緩慢的同時,真實生物的研發能力令人質疑。雖然真實生物曾表示公司主要從事藥物研發活動,研發對于業務成長及經營成功至關重要。但據招股書,公司在研管線眾多的情況下研發費用不增反減,2023年-2024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8億元和1.5億元。
對賭壓力來襲
研發不見進度,真實生物只能依賴阿茲夫定貢獻利潤。2022年,真實生物先后與新華制藥、華潤雙鶴、奧翔藥業簽訂合作協議。在獲批后,真實生物與復星醫藥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后者獲得了阿茲夫定在內地的獨家商業化權利,對價為獨家銷售許可費首付款1億元、許可費余額約4億元。
不過,這一合作目前已經終止。2024年9月,真實生物與復星醫藥產業訂立變更協議,收回復星醫藥協議項下的商業化權利。在招股書中,真實生物確認,自2025年起將不再根據復星醫藥協議確認來自復星醫藥產業的任何收入,預計2025年的收入將主要來自對分銷商的銷售。
在收回權益后,真實生物決定“自產自銷”,稱要“采取積極措施建立我們自有的商業化團隊”。目前,與真實生物簽訂經銷協議的經銷商有53家。在2024年公司根據新經銷協議向若干經銷商客戶銷售約1.37萬瓶阿茲夫定片劑,錄得收入190萬元。作為對比,真實生物在2023-2024年與復星醫藥的合作錄得收入3.44億元和2.38億元,占當年收入的99%以上,協定的利潤分成的阿茲夫定片數量2023年為250萬瓶、2024年為310萬瓶。
在新冠藥物概念“過氣”且正重建銷售渠道之時,真實生物為何急于遞表?這或許和其對賭壓力有關。
招股書顯示,在2021年的投資中,雙方約定有贖回權,該權益在首次遞交時終止,但在招股書撤回、駁回或首次遞表后41個月未能完成上市的情況下可恢復行使,其本金超5億元。真實生物首次遞表發生在2022年8月,目前已過去30個月,留給真實生物的時間不足一年。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