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6 11:30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恒為科技從事智能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銷售與服務,主營業務為網絡可視化業務和智能系統平臺業務。
近期,算力概念股恒為科技股價強勢連收4個漲停板,近19個交易日收盤價格累計漲幅達到90.41%,引發股民熱議。
然而,撥開其股價高漲的表象,公司的基本面狀況與股價走勢卻背道而馳,潛藏諸多隱憂。
圖源:金融界
算力、機器人、華為三重概念驅動股價上漲
公開資料顯示,恒為科技從事智能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銷售與服務,主營業務為網絡可視化業務和智能系統平臺業務。
依據2024年半年報,恒為科技智能計算板塊為AI應用提供硬件支撐,將受益于算力需求的增長。同時,恒為科技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指出,公司的網絡可視化和網安平臺與華為鯤鵬合作,開啟了多個技術合作項目,得到了鯤鵬的深度支持;公司的智算可視化和異構智算方案也得到了華為昇騰的支持。
此外,恒為科技曾在去年12月透露巡檢機器人業務已有訂單落地。雖然訂單具體金額尚未披露,但“機器人”這一熱門標簽,吸引游資涌入,為股價上漲注入新動力。加之公司與華為在智算可視化、異構計算等領域深度合作,貼上“國產替代”的標簽,進一步拉高了市場預期。
然而,這些概念背后的實際價值仍有待考量。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來自智能系統平臺、網絡可視化的收入占當期營收比重分別為70.97%、28.73%,但算力和機器人業務貢獻并未單獨核算。這意味著市場更多是基于概念炒作而非真實業績在進行投資。
業績滑坡嚴重,盈利前景蒙陰
2017年至2023年,恒為科技的營收從3.122億元增長至7.714億元。不過,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在2018年達到1.052億元,此后的2019年至2023年其凈利潤均未突破1億元關口。
到了2024年,恒為科技甚至出現了凈利潤“腰斬”的情況。
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預計在2100萬元至3100萬元區間。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減少4778.35萬元至5778.35萬元,同比下滑60.65%至73.3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在1850萬元至275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822.92萬元至4722.92萬元,同比下降58.16%至71.85%。
圖源:業績預告
恒為科技表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網絡可視化運營商項目實施有所延期,雖然發出商品增加,但尚未達到收入確認節點,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不及預期;二是應收賬款增加以及部分應收賬款的收回風險上升,導致公司根據信用政策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三是非流動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投資收益出現下降。
被寄予厚望的產品尚未產生實際收入
恒為科技重點布局的昇騰Deepseek一體機,原本被寄予厚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如今進展遲緩。據恒為科技公告,目前該產品仍處于樣機研發推廣階段,尚未斬獲任何銷售訂單,也未產生實際收入,公司與深度求索無業務往來。
今年以來,市場上已有不少企業推出類似的一體機產品,競爭日趨激烈。恒為科技的昇騰Deepseek一體機在功能、性能、價格等核心指標上,尚未經受市場的實際檢驗,其產品競爭力究竟如何,仍是未知數。在此情形下,投資者對該產品未來能否為公司帶來顯著收益持懷疑態度。
信披不及時被監管警示
2024年5月15日,上交所網站發布監管警示信息。2023年11月14日,恒為科技全資子公司中標AI算力一體機采購項目,中標金額達21.12億元,約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274.54%,且項目涉及“AI”“算力”等市場熱點領域。
然而,公司并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直到股價漲停后,經監管部門督促,才于11月16 日披露項目中標的提示性公告。
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是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依據。恒為科技此次信披違規行為,違反了證券市場規則,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監管部門的警示處罰,對公司聲譽造成影響,引發市場對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質疑。
曾陷入智算業務退款風波
2024年,由于上游供應AI芯片產能不足,無法按時供貨,恒為科技自年初起,不得不與部分供應商和客戶協商退款事宜。據恒為科技公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收到供應商退回預付款項3.93億元。同時向客戶退還預收款4.52億元,涉及的企業包括碧興物聯、中貝通信、海南新鈺、跨播網絡等。
對于“預收和預付退款金額之間存在差額5917.97萬元”的問題,恒為科技解釋,預收和預付退款金額之間存在的差額5917.97萬元,主要為公司與客戶的銷售訂單金額和與上游供應商的采購訂單金額之間存在差價,以及向上游供應商支付的時候存在尚未支付的稅金金額,公司不存在已退給客戶款項但沒有收到上游供應商退款的情形。
此次事件引發市場對恒為科技資金鏈和業務履約能力的質疑。若公司不能及時優化供應鏈體系,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提升業務規劃的科學性,智算業務的發展可能受到制約,進而影響公司整體業務布局和發展戰略,為業績上漲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