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14:21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昆侖聯通主營業務包括IT基礎架構解決方案、IT運維服務和IT增值供貨服務,公司自身不從事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核心能力集中在為客戶設計方案以及提供產品咨詢,最...
近日,北京昆侖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侖聯通”)收到北交所第二輪問詢函,公司收入增長真實合理性、收入確認合規性被重點關注。
盡管昆侖聯通這兩年的業績增長較快,但應收賬款也急劇增加,并且公司多家大客戶常年巨虧,曾踩雷融創、樂視等失信企業。巨額的應收賬款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折射出其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議價能力較低。
昆侖聯通的部分大客戶的真實性也存疑,如2022年度、2023年度增值供貨業務第一大客戶FORTUNE GLOBAL,這家客戶成立于2020年5月,注冊資本僅1萬港幣,成立不久就成為昆侖聯通前五大客戶,同時還是昆侖聯通的供應商,但商業邏輯存疑。昆侖聯通稱FORTUNE GLOBAL隸屬于盛達全球,但天眼查顯示兩家公司及股東之間并無關聯。
第一大客戶常年巨虧 曾踩雷融創、樂視、威馬、恒大等客戶
招股書顯示,昆侖聯通主營業務包括IT基礎架構解決方案、IT運維服務和IT增值供貨服務,公司自身不從事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核心能力集中在為客戶設計方案以及提供產品咨詢,最終根據方案選擇并對外采購原廠軟硬件產品。
2021-2023年、昆侖聯通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51億元、20.67億元、21.34億元、14.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58%、25.22%、3.26%、0.61%;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78億元、 0.9億元、1.02 億元、0.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2%、14.84%、13.81%、-1.31%。
整體上看,昆侖聯通的營收出現了大幅增長,但公司應收賬款同樣增速很快。2021-2023年各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36,256.45萬元、62,774.13萬元和57,217.81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96%、30.37%和26.81%。2021-2023年,昆侖聯通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6.01次/年、4.46次/年以及3.8次/年,大幅降低。
2020年末,昆侖聯通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僅2.2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值僅16.91%,2023年末的應收賬款較三年前增加了155%,而同期營收增幅為62%。
財務人士認為,應收賬款增速超過營收增速,說明回款變慢,也不能排除提前確認收入甚至虛增收入的可能。
應收賬款激增背后,反映的是昆侖聯通對客戶的議價能力在降低,部分客戶還疑點重重。比如,昆侖聯通的部分客戶如蔚來常年巨額虧損,還曾踩雷融創、樂視等“暴雷”客戶,2022年度、2023年度增值供貨業務第一大客戶FORTUNE GLOBAL 的真實性也存疑。
2021-2023年,蔚來汽車分別是昆侖聯通第三大、第二大、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5212.97萬元、13817.51萬元和14774.9萬元,逐年增高。2023年末,昆侖聯通對蔚來汽車的應收賬款約為5425萬元。
2021-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蔚來汽車分別虧損105億元、145億元、211億元、155億元,不到四年時間累計虧損超616億元;同期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4%、71%、74%、84%。如果蔚來汽車業績發生重大變動或資金鏈出現斷裂,昆侖聯通不僅營收會受到影響,還有可能產生壞賬損失。
值得關注的是,昆侖聯通還曾踩雷融創、樂視、威馬、恒大等“暴雷”企業。比如,昆侖聯通2022年對融創的應收款計提了428萬元的壞賬損失。
增值供貨業務第一大客戶疑點重重
除了主要客戶虧損等問題,昆侖聯通部分大客戶的真實性存疑,如公司2022年第三大客戶、2023年第四大客戶,同時是兩年增值供貨業務的第一大客戶FORTUNE GLOBAL,雙方2022年和2023年的交易金額分別為7,181.85萬元、7,453.21萬元,金額較高。
資料顯示,FORTUNE GLOBAL成立于2020年,注冊資金僅1萬港幣 ,成立2年便成為昆侖聯通第三大客戶、增值供貨業務的第一大客戶,可謂神速。
來源:申報材料
并且,FORTUNE GLOBAL還是昆侖聯通的供應商,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的采購金額分別為925.48 萬元和226.32 萬元。
更有意思的是FORTUNE GLOBAL還是間接客戶,或者說是中間商,昆侖聯通通過 FORTUNE GLOBAL 向字節跳動海外主體銷售諾基亞的通訊設備,幫助其構建數據中心,導。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字節跳動也是昆侖聯通直接大客戶,2023年的銷售額超過1億元(當年第三大客戶),昆侖聯通為何還要通過FORTUNE GLOBAL“兜個圈子”向字節跳動銷售諾基亞的通訊設備?
事實上,昆侖聯通曾于2023年6月遞交主板IPO申請,2024年3月撤回申請。在前次IPO中,交易所對FORTUNE GLOBAL的交易真實性發出問詢,有意思的是,在交易所發出問詢后,昆侖聯通與FORTUNE GLOBAL之間便沒有銷售合作。
昆侖聯通表示,FORTUNE GLOBAL 隸屬于盛達全球暢服(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達全球”)。盛達全球創建于2016年,收入規模5至6億元,主要客戶為百度、京東、美團等公司。
但工商資料顯示,盛達全球的控股子公司,以及盛達全球的直接股東及間接股東,都沒有與FORTUNE GLOBAL及股東的重合,難以判斷雙方存在控制關系,甚至有無關聯關系都難以判斷。
來源:天眼查
申報材料顯示,FORTUNE GLOBAL 的股東只有一個,王蕾持股100%。天眼查顯示,盛達全球的直接控股和間接控股的公司中,皆沒有FORTUNE GLOBAL。更重要的是,盛達全球的直接股東(含歷史股東)和所有間接股東中,都沒有“王蕾”。盛達全球的直接股東有徐昊、張愛玲、天津盛達暢服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間接股東包括徐昊、朱坤明、馬文坤、張能平。
大規模長時間代持拷問股權真實性 實控人熱衷炒股理財
申報材料顯示,胡衡沅直接持有昆侖聯通2425.68 萬股股份,占比33.69%;同時胡衡沅與昆侖合伙(持有公司1,077.84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4.97%)簽署一致行動協議,胡衡沅合計控制公司48.66%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來源:招股書
公司第二大股東為晉健(擔任公司董秘兼財務總監),持股數量1347.12萬股,持股比例為18.71%。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持有公司18.71%股份的晉健,竟然不是公司董事,換言之在董事會沒有決策權。那這位有著近20%股權的晉健,為何作為純財務投資人卻要給老板胡衡沅打工、當“大秘書”,兼任董秘、財務總經理?從股權的角度分析難言合理。
或許一切疑點都可以在長時間、大規模的代持中找到答案。申報材料顯示,胡衡沅于 2009 年 7 月至 2015 年 7 月期間代晉健持有昆侖有限股權;股權代持存續期間,昆侖有限共經歷五次增資,晉健自 2010 年7 月增資后一直持有昆侖有限22%的股權;2015 年 7 月胡衡沅將代持的22%股權轉讓給實際出資人晉健,委托持股關系恢復至真實持股狀態。
更重要的是,晉健1100萬元入股資金最初都由胡衡沅先行墊付。換言之,胡衡沅不僅長時間大規模替晉健代持股份,還先“自掏腰包”。
長達六年,彼時占公司22%的股份被代持,昆侖聯通股權的真實性、清晰性要打上問號。加上晉健持有公司近20%的股份,卻沒有擔任董事還替實控人胡衡沅“打工”,因此雙方股權代持的真實性更加值得拷問。
2020年,昆侖聯通在歸母凈利潤僅7473.09萬元的情況下,實施現金分紅9993.60萬元,實控人胡衡沅、晉健分別獲得3628.94萬元和2160.88萬元,二人將所有的分紅都用來炒股和理財,步調“一致”到工作之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