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13:45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滬硅產業主要從事半導體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公司積極擴張,在上海、山西以及海外芬蘭等地建設項目,進行產能布局。...
簽下10.54億元采購長單,在持續擴產的背景之下,滬硅產業(688126.SH)的財務將承壓。
近期,滬硅產業發布公告,公司方面與關聯方簽訂電子級多晶硅采購框架合同,合同總金額預計為10.54億元(含稅)。
公告稱,本事項為公司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所需。
滬硅產業主要從事半導體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公司積極擴張,在上海、山西以及海外芬蘭等地建設項目,進行產能布局。
公司資產規模快速擴大。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總資產為291.20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近200億元。
持續快速擴張,滬硅產業的財務壓力加大。2020年上市以來,公司股權融資合計為74.12億元。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有息負債60.19億元,前三季度財務費用0.79億元,同比負轉正。
受市場復蘇滯后影響,滬硅產業主業再度出現虧損。根據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全年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虧損12.80億元至10.70億元,加上2023年,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兩年將合計虧損超過12億元。
持續擴產財務承壓
簽下10.54億元的采購合同,處于擴張途中的滬硅產業財務將承壓。
根據公告,滬硅產業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昇”)等擬與供應商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華半導體”)簽訂電子級多晶硅采購框架合同。合同有效期為5年,自2025年1月1日起至2029年12月31日止,合同期限內,滬硅產業方面向鑫華半導體方采購電子級多晶硅產品,合同總金額預計為10.54億元(含稅)。
這是一次關聯交易。滬硅產業常務副總裁李煒同時擔任鑫華半導體董事,且最近12個月內,滬硅產業的董事楊柳曾擔任鑫華半導體董事,因此,鑫華半導體是滬硅產業的關聯方。
對于簽署上述合同,滬硅產業稱,交易將有利于與供應商間進一步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致力于雙方互利共贏,為長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本事項為公司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所需,根據市場價格確定交易價格。
在簽署超過10億元采購協議的同時,滬硅產業的產能擴張持續推進。
根據2024年半年報,滬硅產業曾宣布在太原建設集成電路用300mm硅片產能升級項目,總投資約91億元,擬建設拉晶產能60萬片/月(含重摻)、切磨拋產能20萬片/月(含重摻),項目預計于2024年完成中試線的建設,實現5萬片/月的產能。
滬硅產業還在上海投資41億元建設集成電路用300mm硅片產能升級項目,擬建設切磨拋產能40萬片/月。
若上海、太原兩地項目建成后,滬硅產業300mm硅片產能將在現有基礎上新增60萬片/月,達到120萬片/月。
此外,滬硅產業子公司芬蘭Okmetic在芬蘭萬塔的200mm半導體特色硅片擴產項目也在建設中,Okmetic的擴產項目2024年可進行設備導入。
持續擴產的另一面,滬硅產業財務承壓。截至2024年9月底,滬硅產業有息負債達60.19億元,貨幣資金為58.48億元,二者基本持平。
在擴產項目建設尚未完成的情況下,滬硅產業還面臨著投入,財務壓力明顯。
預計2024年扣非虧損超10億
財務承壓之時,滬硅產業大幅虧損,這將導致財務雪上加霜。
2020年上市以來,除了IPO募資24.12億元外,滬硅產業還在2022年3月完成了一次定增,募資50億元。
這些募資,用于集成電路制造用300mm硅片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二期等項目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顯然,這些資金不足以支撐滬硅產業擴張。
滬硅產業于2020年4月20日登陸A股市場,2019年、2020年,公司財務費用分別為0.73億元、0.77億元,2021年為0.47億元。2022年,受50億元定增募資影響,財務費用轉負,為-0.02億元,2023年為-0.01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為0.79億元,同比負轉正,已經超過2019年、2020年的水平。
滬硅產業的經營業績也承壓。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11億元、24.67億元、36億元,同比增長21.36%、36.19%、45.9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歸母利潤潤”)分別為0.87億元、1.46億元、3.25億元,同比增長196.84%、67.81%、122.45%,連續三年快速增長。
扣非凈利潤方面,2022年以前,滬硅產業持續虧損,2022年則是首次實現了扭虧為盈,達到1.15億元。
不過,2023年,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再度虧損,虧損額為1.66億元。
當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90億元、1.87億元,同比下降11.39%、42.61%。
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滬硅產業預計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虧損10億元到8.40億元、12.80億元到10.70億元,二者的虧損額均創新高。
這意味著,公司扣非凈利潤再度出現連續虧損,2年合計虧損超12.36億元。
對此,滬硅產業解釋稱,全球半導體市場迎來復蘇,但市場復蘇從下游向上游傳導尚需一定周期,同時受到全球半導體行業高庫存水平影響,半導體硅片市場的復蘇不及預期。前期并購的子公司Okmetic OY和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初步預估商譽減值金額約3億元。公司擴產項目前期投入較大,固定成本較高,且公司始終堅持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這些對公司利潤也產生了影響。
積極擴產,滬硅產業何時能真正走出虧損困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