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09:41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沖擊上市的關鍵節點,恒坤新材2023年凈利卻出現了下滑。具體來看,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41億元、3.22億元、3.68億元、2.38億元...
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坤新材”)科創板IPO迎來新進展。上交所官網顯示,近日,公司IPO進入問詢階段。然而,在闖關IPO的關鍵節點,公司2023年度凈利卻出現了下滑。同時,招股書顯示,公司報告期內自產的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均處于較低水平。另外,恒坤新材還存在大客戶依賴問題,報告期內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均高于97%,對第一大客戶銷售占比均高于60%。
截圖來自上交所官網
2023年凈利下降
2024年12月26日科創板IPO獲受理后,恒坤新材近期進入了問詢階段。
在沖擊上市的關鍵節點,恒坤新材2023年凈利卻出現了下滑。具體來看,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41億元、3.22億元、3.68億元、2.38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3012.86萬元、1.01億元、8984.93萬元、4410.4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恒坤新材的重要利潤來源之一為引進產品銷售。報告期內,公司引進產品銷售毛利分別為9419.51萬元、1.89億元、1.68億元和 8863.76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99.3%、82.05%、74.42%和68.48%。恒坤新材表示,如果公司與主要引進產品供應商合作終止或交易條件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則將導致公司引進產品銷售收入和毛利下降,并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據了解,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電路領域關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是境內少數具備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制造關鍵材料研發和量產能力的創新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然而,報告期內,公司自產前驅體材料毛利率分別為-644.76%、-329.59%、-19.91%和-8.67%,均為負值。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自產前驅體材料毛利率持續上升但仍為負值,主要是因為產品處于市場推廣期,產量較低,單位固定成本較高。
拳頭產品產能利用率低
此次沖擊上市,恒坤新材擬募集資金約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項目建設輕重緩急投資集成電路前驅體二期項目、SiARC開發與產業化項目、集成電路用先進材料項目。
招股書顯示,集成電路前驅體二期項目建成后,恒坤新材預計每年將實現3.3億元集成電路前驅體產品銷售額;SiARC開發與產業化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將實現1億元SiARC產品銷售額;集成電路用先進材料項目的建成將使恒坤新材具備年產500噸包含ArF、KrF光刻膠以及其他光刻材料,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實現ArF和KrF光刻膠的規模化生產以及批量銷售。
然而,大手筆募資投向主營業務背后,恒坤新材報告期內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卻均處于較低水平。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恒坤新材自產的主要產品包括SOC、BARC、KrF光刻膠、i-Line光刻膠和TEOS前驅體材料。2024年上半年,上述5種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7.79%、16.43%、17.39%、17.33%、42.99%。
“產能利用率低可能意味著市場需求未達預期或公司產能規劃存在超前,此時募資擴產需基于對未來市場需求的準確預測和戰略考量。”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若市場需求未如預期增長,新增產能可能面臨無法消化的風險,導致產能過剩,增加運營成本,影響盈利能力。
恒坤新材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自產產品的產能尚處于爬坡階段,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目前公司產線的投入已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隨著后續研發和驗證中產品轉量產數量的增加以及重點客戶的持續拓展,預計將逐步實現對現有剩余產能的有效消化,進一步提高相關產線的產能利用率。
超六成營收來自客戶A
值得注意的是,恒坤新材還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以及單一大客戶銷售占比較高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戶(同一控制下合并計算)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4%、99.22%、97.92%和97.35%。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第一大客戶A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91%、72.35%、66.47%、63.85%。
恒坤新材表示,客戶A系知名存儲芯片制造廠商,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領域,報告期內,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是由于下游晶圓制造行業集中度較高所致。
“客戶集中度較高且單一客戶銷售占比較高會給公司經營穩定性帶來風險,一旦主要客戶因自身經營問題、戰略調整等減少訂單,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將大幅下滑,業績波動明顯,嚴重影響經營穩定性。”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另外,過度依賴少數大客戶,公司可能忽視對其他客戶群體的開發,當大客戶流失時,難以迅速找到替代客戶,影響公司市場份額和長遠發展。”
控制權方面,本次發行前,恒坤新材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易榮坤直接持有恒坤新材19.52%的股份表決權,并通過廈門神劍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廈門神劍”)、廈門晟臨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晟臨芯”)、廈門兆蒞恒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兆蒞恒”)間接控制公司5.94%的股份表決權,另外通過與公司股東肖楠、楊波、張蕾、王廷通簽訂《一致行動協議書》控制公司10.19%的股份表決權,合計控制的公司股份表決權比例為35.65%。本次發行后,易榮坤預計合計控制公司30.3%的股份。
恒坤新材在招股書中提到,雖然易榮坤及一致行動人、廈門神劍、晟臨芯、兆蒞恒承諾本次發行后36個月內不轉讓股份,但限售股解禁后,股份減持將導致實際控制人控制股份比例下降,因此公司存在股權相對分散而可能導致控制權變動的風險。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恒坤新材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