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17:30 | 來源:覽富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近,關于泡泡瑪特的消息都是從遍布全球各國的“中國留子”們口中知曉的。“泡泡瑪特都開到盧浮宮了,你敢信?”、“荷蘭也有泡泡瑪特了!”、“泡泡瑪特英國牛津街店大排...
最近,關于泡泡瑪特的消息都是從遍布全球各國的“中國留子”們口中知曉的。
“泡泡瑪特都開到盧浮宮了,你敢信?”、“荷蘭也有泡泡瑪特了!”、“泡泡瑪特英國牛津街店大排長龍”、“拉布布成了泰國旅游形象大使”……小紅書、抖音,甚至視頻號,到處可見泡泡瑪特在海外瘋狂營業的火爆場景。
喜歡泡泡瑪特的人說,“出息了,給我狠狠掙外國人的錢!”;不喜歡泡泡瑪特的人說,“看到這個破牌子割全世界人的韭菜,我就放心了”。
說到底,這波錢和流量是被泡泡瑪特包圓了,一個潮玩品牌從河南走向世界,其創始人王寧成功登上2024福布斯中國最佳CEO榜單。
7月19日,泡泡瑪特印尼首店在雅加達開業,印尼首店是泡泡瑪特海外及港澳臺地區第100家門店,也是海外業務開拓的重要里程碑。正可謂是“雙喜臨門”。
十年IP無人問,一朝盲盒天下知
2010年成立,2020年上市,打造近40個熱門IP,其中“拉布布”更是被知名女idol Lisa帶火出圈,相關搪膠毛絨玩偶幾度斷貨,黃牛價格炒到天花板。泡泡瑪特開盲盒的消費形式讓一波又一波年輕人趨之若鶩,為了好看的娃娃,也為自己的獵奇心理買單。
泡泡瑪特很“洋氣”,“洋氣”到當很多人得知它是一個河南企業,它的創始人叫王寧的時候,紛紛表示不可置信,“泡泡瑪特難道不是外企?董事長難道不叫詹姆斯?”
綜藝中的王寧經常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氣質略顯憨厚,告訴大家自己的女兒叫“喔喔”。讓觀眾終于能將泡泡瑪特與這個憨厚直男聯系到一起:給女兒起如此可愛的名字,難怪泡泡瑪特會有那么多可愛的IP。
回顧王寧的創業路,和所有創業者一樣,經歷過黑暗,但最終迎來了屬于他的光明。
“十年IP無人問,一朝盲盒天下知”算是對泡泡瑪特成長的簡要概括。成立最初的幾年,潮流文化還沒有爆發,新消費、新零售也不是主流的投資賽道,泡泡瑪特幾家門店的營業額并沒有得到明顯的增長。
這段時間,泡泡瑪特經歷了人員變動頻繁,組織力量薄弱,且就算是之后拿到100萬天使投資也沒能改變門店收入和運營效率低下的困局。
轉機出現在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首款盲盒產品——Molly星座系列,總共12款設計,每只售價59元。可能是產品精美,可能是營銷方式正中消費者的命門,自此之后,盲盒逐漸風靡,甚至肯德基、麥當勞、miniso,以及部分影視劇,如鄉村愛情,均推出了與自身相關的盲盒產品,泡泡瑪特也因其盲盒而備受關注。
自此,Molly成為了泡泡瑪特的招牌IP,銷售額占比一度超過了40%。
可以說,2016年推出盲盒之前,泡泡瑪特仍處于虧損,到了2017年上半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其后更是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2016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8700萬元至9000萬元,同比增長91.76%至98.37%,凈利潤虧損2800萬元至2900萬元;2017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581億元,凈利潤156.9萬元,同比扭虧為盈;2018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5.145億元,同比增長225.49%,凈利潤9952萬元,同比增長6242.96%;2019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6.83億元,同比增長227.19%,凈利潤4.511億元,同比增長353.29%。
63.01億營收成中國潮玩龍頭
從虧損到盈利,再到凈利潤實現成倍增長,泡泡瑪特在潮流玩具市場的精準定位、獨特的產品設計以及強大的銷售渠道,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也成為很多明星家居的座上賓。
(奚夢瑤家)
2020年底,泡泡瑪特成功赴港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募資50.25億港元,由此成為“盲盒第一股”。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也算是泡泡瑪特10歲的生日禮物。
時至今日,泡泡瑪特已成為年營收63.01億的中國潮玩龍頭公司(據2023年財報數據)。
觀察泡泡瑪特上市后的股價走勢,從開始的大漲至每股107.6港元,到疫情期間經濟下行人們消費降級,其股價也一度跌至每股9.95港元,再到疫情結束,國家促消費政策、優惠券頻出,如今的泡泡瑪特股價回升至每股37.5港元。
為何恢復不到之前,是盲盒沒有吸引力了?
BuerBear布爾熊主理人錢強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最直接的因素是經濟下行的影響,相比囤盲盒,消費者更愿意囤面包。”
錢強認為,近兩年潮玩行業從飛速發展狀態進入“寒冬”,還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大量玩家涌入,打破了供需平衡,盲盒貨品猛增的同時,消費者的盤子并沒有明顯擴大;其次是盲盒題材、風格等高度同質化,突圍有難度。
宏觀層面看,盲盒更像是偶發性的場景式消費,其本身并不是剛需,消費市場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分散消費者對盲盒的注意。
盡管如此,從數據上來看,國內潮玩市場年復合增長率依舊很高。《潮玩產業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潮玩市場從2015年的63億增長到2023年的608億,復合增長率達到驚人的30%。在需求萎縮、消費降級的背景下,增長率依舊保持在25%以上。
從潮玩發展趨勢看,泡泡瑪特正處于一個藍海賽道,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以年25%的速度增長。
壯大背后痛點仍存
泡泡瑪特獨特的IP和光彩亮麗的企業形象,不僅吸引著消費者,也吸引著眾多求職者。小紅書、脈脈等社交平臺均可搜索到攜帶#入職泡泡瑪特、#泡泡瑪特面試技巧、#泡泡瑪特offer等tag的帖子,帖子下求內推,求分享的留言數不勝數。
可見泡泡瑪特的品牌光環之閃耀,但光環之下也有類似“售后垃圾”、“店大欺客”、“品控越來越差”、“店員和黃牛勾結”等負面聲音時刻圍繞著泡泡瑪特,甚至被舉報,受到監管處罰。
據了解,由于設計新意不足、產品質量不過關、身上有瑕疵、二手市場貶值等原因影響,越來越多的玩家選擇“退坑”。
“薪資不如之前多,再加上買的太多了沒有自己的房子,搬家之類的很麻煩,賣二手價格也不如之前高。”泡泡瑪特玩家賀小姐稱,而且新款的價格越來越貴,現在已經不會像過去那么瘋狂的買了,甚至是不買了。
此外,今年5月31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消保委發布《十大危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分析報告》,公布一批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泡泡瑪特不正當銷售盲盒案。
市監部門認為,泡泡瑪特公司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的行為違反《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及《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規定,作出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罰款,甚至是股價波動對泡泡瑪特來說或許都不算緊要,充足的現金流和龐大的受眾群體足以支持泡泡瑪特持續發展,但也正因為有龐大的受眾群體,泡泡瑪特更應該珍惜羽毛,阻止不信任危機,保護公司的口碑和消費者好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