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09:20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王琤擔任總經理接近4年時間。根據國聯安基金在2020年10月13日發布的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王琤于2020年10月12日擔任公司總經理,魏東不再代任總經理職務。...
圖片來源:國聯安基金官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耿倩 上海報道
又有資管規模達千億元級別的公募基金總經理發生變更。
日前,最新管理規模為1305.24億元的國聯安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公告指出,總經理王琤因退休離任,該職位由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魏東代任。
歷史再次上演,4年前國聯安基金前任總經理離職之際,也是魏東接過了代任總經理這個“接力棒”。
對此,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總經理的工作職責涵蓋了參與重大決策、確定基金募集策略、領導投資團隊、產品投后管理等多個方面。基金公司總經理不僅要與股東做好溝通、協調公司各種內部矛盾、做好基金業績,還要做好團隊建設,保持投研團隊的穩定性。在公募基金行業中,總經理不僅決定公司的運營風格和發展前景,還是公司戰略規劃和決策的核心,被視為基金公司的“靈魂人物”。因此,大型基金公司經營管理制度比較完善,高管變動對其日常經營的影響程度較輕;但對中小型基金公司來說,高管變更可能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較大影響。長期來看,高管變更對公司的發展具有正面作用。
國聯安基金總經理王琤退休
6月28日,國聯安基金發布《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根據公告,公司原總經理王琤因退休于6月26日正式離任,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魏東代任總經理一職。
事實上,王琤擔任總經理接近4年時間。根據國聯安基金在2020年10月13日發布的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王琤于2020年10月12日擔任公司總經理,魏東不再代任總經理職務。
從過往履歷上來看,王琤在保險資管領域頗有建樹。資料顯示,在加入國聯安基金之前,她歷任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部處長,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金運用管理中心綜合業務處處長,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兼綜合管理部副總經理、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首席風險管理執行官、合規負責人。
任職期間,她將國聯安基金管理規模翻了一倍還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國聯安基金凈資產規模從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564.36億元,增長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305.24億元,不到4年時間增長了1.3倍。
基于此,國聯安基金在公告中對王琤表達了感謝。公告指出,“上述變更事項已經本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按規定向監管機構進行備案。公司對王琤女士任職期間所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王琤退休后,國聯安基金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魏東再次代任總經理職位。根據公開資料,魏東曾任職于平安證券和國信證券。此外,2003年1月,他于華寶興業基金先后擔任交易部總經理、基金經理、投資副總監及國內投資部總經理職務。后于2009年6月加入國聯安基金,歷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總監、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等職務,現任國聯安基金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
公募大多實行總經理制。那么,像總經理這樣的高管變更對公司影響幾何?
姚旭升表示,大型基金公司經營管理制度比較完善,高管變動對其日常經營的影響程度較輕;但對中小型基金公司來說,高管變更可能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較大影響。長期來看,高管變更對公司的發展具有正面作用。他指出,隨著基金行業競爭加劇,高級人才的流動變為業內正?,F象,這有利于基金公司管理層的優化調整,助力公司打造更加專業的核心團隊,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千億級公募高管變更頻繁
事實上,除了國聯安基金之外,還有包括浦銀安盛基金、華商基金、中加基金、國聯基金等在內的多家管理規模超千億元人民幣的公募基金在年內出現高管變動。
7月2日,浦銀安盛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公告稱公司總經理郁蓓華因個人原因離任,同時宣布貝萊德基金前總經理張弛新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6月22日,華商基金發布公告,因董事會換屆,原董事長陳牧原離任,公司任命蘇金奎為新董事長;6月18日,中加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公告指出李瑩新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4月10日,國聯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在公告中,公司任命了新督察長以及三位副總裁:國聯基金原副總裁曹健離任,轉任督察長崗位;國聯基金原督察長周妹云離任,轉任公司副總裁崗位;劉魯旦、馬榮榮也履新公司副總裁。
2024年以來,公募基金高管變更數量維持高位,高管變更較為頻繁。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共有85家基金公司發生高管變動,涉及165位高管。其中,年內副總經理變動人數最多,47家公募的68名副總經理發生變更;董事長變動人數排名第二,來自22家公募的38名董事長變更,較去年同期增長近9%;此外,還有30家公募的36名總經理變更,13家公募基金的19名督察長變更,14家公募的17名首席信息官變更。
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公募基金的高速發展,行業生態發生較大變化,高級人才日趨頻繁地流動成為行業正常現象。高管變更原因涉及個人發展、公司經營與發展計劃等多個方面,而“內卷外壓”是主因。從行業內來看,公募同業競爭激烈,核心管理層業績壓力大,又普遍存在權責不統一、收入不公平、價值理念難融合、派系內卷消耗等情況。從外部來看,行業發展迅猛,市場人才缺口較大,優質基金高管人才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姚旭升稱,一般來說,公募基金高管離任后,為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會選擇跳槽去更好的平臺;或“公奔私”創業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也有部分高管通過公司內部調整,轉任其他職位。
但目前,“公轉公”還是高管離職后主要的選擇。業內人士進一步解釋,“因為私募基金領域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的頭部化結構,加之‘公轉私’的主要群體是主觀多頭策略基金經理,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高管‘公轉私’面臨不小挑戰。”
談及影響,該名業內人士認為,核心高管變動對團隊的穩定性、投研建設、渠道建設等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如果變動頻次較大,說明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可能會導致管理層穩定性下降,決策不夠連貫。因為核心高管對基金公司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軍心不穩”甚至會在基金規模上直接體現。
然而,硬幣也有另一面。姚旭升稱:“高級人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資產,人才流動強化了基金行業的競爭機制,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