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13:41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招股書顯示,漢朔科技是一家以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圍繞零售門店數字化領域,構建了以電子價簽系統、SaaS云平臺服務等軟硬件產品及服務為核心的業務...
近日,漢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朔科技”)更新了財務資料,回復了深交所的二輪問詢,繼續沖擊創業板。
實際上,漢朔科技對于上市的渴望已由來已久。早在2021年,漢朔科技就曾與中金公司(31.290, 0.12, 0.38%)簽訂上市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上市,但卻由于個中原因未能如愿。2023年6月,漢朔科技轉戰創業板,如今仍徘徊在二級市場門外。
據招股書顯示,漢朔科技是一家以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圍繞零售門店數字化領域,構建了以電子價簽系統、SaaS云平臺服務等軟硬件產品及服務為核心的業務體系。
而從歷次披露的招股書及問詢回復來看,漢朔科技存在的幾項問題卻始終未解。一方面,公司主要收入來自境外,一直以來利潤受到匯兌損益影響,存在一定“水分”。另一方面,漢朔科技愈發依賴大客戶,近兩年一半以上收入均來自前五大客戶,而境內的收入與市場份額卻逐漸下滑。
此次上市漢朔科技擬募資11.82億元,其中5.4億元將用于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產業化項目,2.92億元將用于AIoT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或與漢朔科技一直以來依賴外協加工、研發投入規模較為“吝嗇”并不相符。同時,即便在公司現金充足的情況下,仍要3.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超九成收入來自境外存匯兌損益“水分” 境內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漢朔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6.13億元、28.62億元、37.75億元,實現同比增長分別為35.50%、77.44%、31.91%,三年間年度復合增長率為52.99%,增幅明顯。
營收持續增長的同時,漢朔科技的盈利表現卻并不穩定。2020-2023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2億元、-0.07億元、2.08億元、6.78億元。其中,2021年由盈轉虧,同比驟減107.69%,而2022年與2023年,卻又實現了數倍的增長。
凈利潤的高增,在一定程度上與漢朔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境外相關。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漢朔科技的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2.26億元、26.63億元、36.13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04%、93.05%、95.72%,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歐洲地區。
而主要收入來自境外,匯率變動產生的匯兌損益也自然會對公司的利潤帶來影響。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漢朔科技的凈匯兌收益分別為-3067.01萬元、7808.46萬元、1.15億元,占各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3.45%、34.57%和14.62%。可以看出,在陷入虧損的2021年,公司存在凈匯兌損失3067萬元,而盈利高增的2022年及2023年,也離不開凈匯兌收益的助力。更何況,未來漢朔科技也將面對著匯率變化可能給公司利潤帶來的進一步風險。
不僅如此,漢朔科技一直以來還存在著依賴大客戶、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漢朔科技的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9.17%、 56.37%、55.14%,尤其是近兩年占比在一半以上。未來一旦出現客戶的流失或者訂單減少,自然難免會對漢朔科技的收入與盈利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占比逐年升高的境外收入自然也就意味著漢朔科技在境內市場的收入與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在問詢函的回復中,漢朔科技表示,2021-2023年,漢朔科技來自境內地區的收入金額分別為3.87億元、1.99億元、1.62億元,其中2022年、2023年分別同比下降48.51%、18.73%,收入占比從23.96%下降至4.28%。與此同時,漢朔科技的境內市場份額也從2021年的67%降至62%。
而在德勤《2023全球零售力量Top250》統計的百強零售客戶中,目前漢朔科技的轉化客戶占比為18%,在美國零售聯合會統計的全球收入前十大零售客戶中,漢朔科技服務的客戶僅有1家(Aldi,全球第5),相比其他境外競爭對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99%產品靠外協加工、“吝嗇”研發投入 賬上17億仍要募資補流3.5億是否合理?
從生產模式來看,目前漢朔科技近年來愈發依賴外協加工。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漢朔科技整機外協加工數量占整機產品總入庫數量比例分別為89.57%、99.19%、99.83%,可以看出,基本所有的產品均來自外協加工,自主生產寥寥無幾。
這樣Buy-Sell的模式,一方面更為依賴上游供應商,對成本及產品質量控制相對有限。另一方面,也對公司的技術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近年來漢朔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卻并不突出。2020-2023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2億元、1.22億元、1.24億元、1.68億元,可以看出,盡管同時期公司的收入規模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研發費用規模卻并未出現大的變化,研發費用率分別為8.56%、7.57%、4.32%、4.46%。
然而,雖然平日中漢朔科技對研發投入較為“吝嗇”,但此次上市募資卻要拿投資者的資金大手筆投入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據招股書顯示,漢朔科技擬募資11.82億元,其中5.4億元將用于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產業化項目,2.92億元將用于AIoT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3.5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不僅如此,需要注意的是,門店數字化解決方案產業化項目似乎與漢朔科技當前基本依賴外協加工的生產模式并不相符,漢朔科技一邊表示募資將用于提高其生產制造能力、加強對供應鏈的掌控力度,一邊表示公司未來仍將采用以外協加工為主、自主生產為輔的生產模式,電子價簽終端產能規劃為外協加工的影響較小。
更何況,截至2023年底,漢朔科技賬上的貨幣資金為17.33億元,近年來現金余額在持續增加。同期,公司不存在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463.63萬元,凈流動資產超過17億元。換句話說,當前的漢朔科技有自身“造血”能力,且不存在資金壓力,流動性較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募資補流3.5億元,是否合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