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4:3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08.61億元,同比下滑11.19%,其中養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82.24億元,同比下滑9.62%,毛利率為2.92%。同期,溫氏股份(21.280,-0.06,-0.2...
上市以來首現年度凈虧損、資產負債率攀至新高的“養豬明星”牧原股份(47.740, 0.06, 0.13%),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
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盡說明五大問題: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養殖業務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具體原因、固定資產未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同時,對部分問題要求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債務結構和規模是否可控?
2023年,持續低迷的生豬價格令眾多豬企業績虧損,其中牧原股份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42.63億元,這也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
同時,“豬周期”長期磨底導致行業企業負債率走高。牧原股份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其資產負債率為62.11%,較上一年末增加7.75個百分點;短期負債金額為469.29億元,同比上升 60.91%;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為86.51億元。截至年報披露日,公司已將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的124.33 億元短期借款通過還本續貸的方式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以后。
另外,2023年末,牧原股份的流動比率和流動速率分別為0.67和0.23,2022年末則分別為0.8和0.31,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承壓明顯。
貨幣資金余額方面,2023年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194.29億元,其中受限的貨幣資金主要為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貸款保證金、期貨保證金、信用證保證金等,金額為56.53億元。期末,公司應付賬款金額234.63億元,其他應付款金額110.92億元。
進入2024年,牧原股份負債規模亦有所擴大。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負債總額約1251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合計979.6億元。同期,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230.2億元,盡管較2023年末增加約36億元,但仍難覆蓋到期債務。
公司債務壓力及流動性風險,也成為此次交易所關注的重點。
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結合營運資金需求、經營現金流等情況,說明持有貨幣資金與長短期借款金額同時較高的原因與合理性,結合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重要收支安排、融資渠道、資金成本等情況,分析說明公司債務結構、規模是否穩健、可控,量化分析短期、長期償債能力,公司有息負債率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較大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此外,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說明使用受限貨幣資金的具體構成及明細、受限原因、是否存在凍結或劃扣風險,說明款項逾期情況、規模及未來款項支付計劃,并要求年審會計師對公司貨幣資金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養殖毛利率為何高于同行?
深交所關注的另一大問題是公司生豬養殖業務成本。
眾所周知,牧原股份一直是自繁自養一體化經營模式,在業內以成本控制領先著稱,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也高于同行公司。
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08.61億元,同比下滑11.19%,其中養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82.24億元,同比下滑9.62%,毛利率為2.92%。同期,溫氏股份(21.280, -0.06, -0.28%)、新希望(9.670, 0.10, 1.04%)等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均為負。
牧原股份年報顯示,其生豬養殖業務的成本主要由飼料、職工薪酬、藥品及疫苗費用、折舊等構成,商品豬年均完全成本約為15元/公斤。
問詢函提到,2022年,牧原股份飼料中豆粕用量占7.3%,約為行業平均水平14.5%的一半;2023年,公司飼料中豆粕用量進一步降至5.7%。公司生豬養殖業務中的飼料結構與同行業存在差異。另根據農業農村部統計,2023年全國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
據此,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結合所處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自身經營狀況和規劃、生豬養殖成本及變動情況等因素,分析說明生豬價格走勢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
針對養殖業務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對比最近三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及波動情況說明具體原因,并結合飼料結構、飼料支出占比、豆粕、玉米等農產品(5.950, 0.04, 0.68%)的市場價格波動情況、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動情況、藥品及疫苗費用頭均開支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異等因素,量化分析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的成本構成及平均商品豬完全成本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差異情況、產生差異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資產減值損失是否少計提?
近幾年,在行業下行背景下,生豬養殖企業均發生不同程度資產減值損失。記者注意到,2023年,新希望、*ST正邦(2.900, 0.00, 0.00%)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總額均超過10億元。
牧原股份年報顯示,公司生物資產包含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2023年末賬面價值合計為419.65億元,占資產總額的21.48%。其中,消耗性生物資產包括仔豬、保育豬、育肥豬及其他,期末賬面價值為326.50億元,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期末賬面價值為93.15億元。
2022年及2023年半年度,牧原股份均未就消耗性生物資產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23年末,公司就存貨中的庫存商品、消耗性生物資產分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309.51萬元、1.59億元,占期末存貨賬面余額的比例分別為3.32%、0.49%。
對此,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說明存貨跌價準備或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的期初及半年度余額均為0元、期末新增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同時,說明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就同類型存貨的跌價準備計提比例的差異情況,并結合存貨可變現凈值的計量方法及成本差異情況,說明計提比例產生差異的原因。
除存貨外,深交所對公司固定資產未計提減值準備也提出了疑問。
年報顯示,2023年末,牧原股份固定資產期末余額為1121.50億元;在建工程期末余額為23.08 億元,較期初下降68.98%,當期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金額為69.76億元。
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固定資產與營業收入的比重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差異情況,產生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時,結合固定資產構成、使用年限、權利受限情形等情況,說明未就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合理性,并要求年審會計師發表意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